...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用。又有一种白者名白菀。苏恭云∶白菀即女菀也。疗体并同,无紫菀时,亦可通用。女菀下自有条,今人亦稀用。《古今传信方》∶用之最要,近医疗久嗽不瘥,此方甚佳。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
...乌梅,味酸平,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收肺气除烦止渴;主泄痢调胃和中。...
...此书,实可垂济。乃诏节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臣校正而润色之。臣仰唯圣当天,慈仁在宥,诞振三坟,跻民寿域,肇设学校,俾革俗弊;复诏天下进以奇方善术,将为《圣济经》,以幸天下万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职,兢临渊谷。而证类本草诚为治病之总括,又得以...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
...[原料]每次用山楂一两(30g),乌梅五钱(15g),水1.5公升。 [制法]将山楂、乌梅和水煎一小时,浓缩至一公升,过滤去渣,将浓缩液装入阔口瓶中。 [用法]分四次饮用。 [功效]降血脂,抗病毒,抗过敏,止泻。 [主治]适用血管粥样硬化...
...□ 代民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 乌梅250克,虎杖200克。二药共煎煮沸,滤取药液;将药渣加水再煎,煮沸后滤取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留取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其余药液倒入浴盆中,熏洗前阴,先熏后洗,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 ...
...乌梅20克加酒5~10毫升口服,早晚各一次。大部分患者用此法治疗3~5天可愈,患者不妨一试。(郭旭光) ...
...方∶合药,候有军民请领,画时给付。所有《神农本草》、《灵枢》、《太素》、《甲乙经》、《素问》之类,及《广济》、《千金》、《外台秘要》等方,仍差太常少卿直集贤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丞秘阁校理张洞、殿中丞馆阁校勘苏颂同共校正,...
...治小儿下痢后,津液减少,脏腑虚燥,烦渴引饮,及治诸病烦渴,引饮无度。乌梅肉(微炒,半两) 白茯苓 干木瓜(各一两)上捣罗为粗散。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钱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服,量儿大小加减。...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干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苦寒) 当归四两(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热) 蜀椒四两(去汗,辛热) 桂枝六两(辛热) 人参六两(甘温) 黄蘖六两(苦寒)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