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守金城太守苏则,既有绥民平夷之功,闻又出军西定湟中,为河西作声势,吾甚嘉之。则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问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魏志·苏则传》注引《魏名臣奏》) ◇ 敕尽规谏令(延康元年七月庚辰) 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
...《苏轼集》补遗·启八首 《启八首·谢诸秀才启》苏轼 鹿鸣食野,方主礼之粗陈;骊驹在门,叹宾欢之莫尽。 遽辱移书之重,益惭为具之疏。 即遂远言,徒增铭佩。 《启八首·贺欧阳枢密启(代大中公作)》苏轼 伏审拜恩王庭,署事兵府。 非徒儒者之盛节...
...「易论」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沚,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而圣人者,独为之君臣...
...非独察脉、用方之为难,而辨药最其难者。金石之珍,草木之怪,飞潜动植之广且众也。风气不同,南北不通,或非中国之所有,或人力之所不可到,乃欲真伪无逃于指掌之间,则本草、图经二者,何可须臾离也。世所传,曰《神农氏本草》三卷,梁·陶隐居离以为七,唐·...
...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周易·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若非高岸峻防,~,虽有盛德,曷观成功? ◎唐·吕温《三受降城碑铭序》 联合式;作谓语;指戒备森严...
...治疗学名词。指正气已虚,因误治再次耗伤正气,使之枯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1〕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唐天授三年立,在山西猗氏县仁寿寺。全文见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2〕。胡氏言,今拓本多磨泐,故所录全文颇有阙误,首一行书撰人尤甚。余于乙卯春从长安买得新拓本,殊不然,以校《丛编》,为补正...
...丰商隐《嫦娥》诗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孤令:即孤零。 “云液”四句: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云液满:斟满美酒。琼杯:玉杯。咽:指歌声凄清悲咽。 “叹十常”两句:叹明月十有八九津人心意,欲圆还缺。此即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
...依此义。表不称臣乎!又当为报答。夫系大宗者,降其私亲,况所继者重邪!若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其皆依礼据典,当务尽其宜。(《魏志·陈留王纪》,《通典》六十七) ◇ 代蜀诏(景元四年五月) 制诏: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
...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苏颂 观国五千里,成书一百篇。人方期远至,天不与遐年。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 ○其二 常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源流知所自,道义更相亲。痛惜才高世,赍咨涕满巾。又知余庆远,二子志经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