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案“身于为天下”,义不可通,两“于”字疑当在“托”字“寄”字下。道经“厌耻十三”,正作“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淮南子道应训引老子“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9.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331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五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人所由少与!谦之案十有三之说,自韩非子河上公碧虚子叶梦得以四肢九窍为十三,已涉附会。乃又有以十恶三业为十三者,如杜广成;以五行生死之数为十三者,如范应元。其皆穿凿不足信。苏辙谓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老子之言其九,不言其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6.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五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知和曰常”。(老子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他人是保”韵栲考,“南土是保”韵宝舅,“王躬是保”韵考。旁证老子“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右景龙碑本四十一字,敦煌本傅奕本同,河上范应元本十字,王弼本三十九字。河上题“运夷九”,王本题“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5.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这一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六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引同敦本。严遵本二“于”字并无。 又大田晴轩曰“尚书周官‘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王西庄后案以为用此章之语。”又案景龙罗卷柰卷“乱”均作“○”,俗字。案字鉴“乱,文从乙从○。俗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0.html

黄老的内涵-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黄老的内涵-出自老子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的叙述。 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9.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七评析

...,天下人都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我这个伟大的“道”有什么护身的法宝呢?这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难道不是两层意思的内在联系吗?“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四十讲“弱者道之用”;四十三讲“天下之至柔,...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共找到867,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