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所述关尹、老聃之道“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又阮籍通老论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严可均曰御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3.html

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二评析

...限制而表现出某种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到更为复杂认识论领域中来,就很容易带上一种以‘道’观物特点。这是老子在认识上失足落水一个重要原因。”(老子校读301页)我们基本上同意这种观点,但又认为老子确是强调抽象思维,对抽象...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七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例。老子“制惑”“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斲与手韵。吕氏春秋贵可篇“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淮南林训略同。是“斲”之本音当与“斗”同,竹角切者,其转音也。 右景龙碑本五十五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0.html

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上文“复此道者不欲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春)。客、释韵(鱼部,释,书入声),朴、谷、浊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同也,当依老子作‘知’。” 谦之案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并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见之谓明”,与经文二十四“自见者不明”,谊相反。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魏稼孙曰“胜人有力”,御注“人”下有“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东、钟者也。谦之案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亦中、穷为韵。又老子“中”“穷”各上一字“数”“守”,亦相为韵。此为韵上韵。本马叙伦,见毛诗正韵后序。 右景龙碑四十四字,不分,敦煌本字同。河、王、傅、范本四十五字。河上题“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老子·德经·三十八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五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用,见二十。“闷”,“懑也。”楚辞惜诵“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也。”疑“闷闷”本或作“懑懑”。夏竦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有“懑”字,作○。 易顺鼎曰按道德指归论云“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思挽,墨墨偆偆。”“闵闵”即是“闷闷”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共找到1,102,5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