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道○天下,其鬼不神。’‘○’乃‘莅’之正字,知高诱所见老子本作‘○’,作‘莅’‘莅’者非也。此文引老子书‘盅’字,同为古文之可宝贵者。” 谦之案“○”“莅”义同。“邪”,玉篇“力致切。诗云‘方叔邪止。’莅,临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八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俞樾曰按此当作“信者不美,美者不信”,下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文法一律。河上公于“信者不美”注云“信者,如其实。不美者,朴且质也。”是可证古本正作“信者不美”,无“言”字也。 陶鸿庆曰案俞氏据河上注,知经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7.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素问气交变大论六十九曰“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老子,盖即善于言气者也。而“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则是言古而有验于今。执古语今,可见柱下史乃善用历史之术者。 刘师培曰“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五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必虑其所害;乐其所乐,必顾其败。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易顺鼎以所引疑系此处逸文。实则老子语盖只此三句,韩非“以成其功也”苑引“故曰”以上诸语,皆为后人发挥老子之旨,非其本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一有一无,在诗亦有可证者。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行亡为韵。又唐韵正卷十七,十三末“昧”,今考古书“昧”字,有读去声者,有读入声者。去声则莫佩反。老子“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又卷六十九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青年老子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年西牖书钞引录过该书。 〔6〕 “虚君共和”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曾在上海不忍杂志九、十两期合刊(一九一八年一月)发表共和平议徐太傅(徐世昌)书中国不宜实行“民主共和”,而应实行“虚君共和”(即君主立宪)。 〔7〕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8.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三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五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所以自障蔽也。”此云“袭常”,二十七“是谓袭明”,同有韬光匿明之意。“袭”,玉篇“左衽袍也,入也,重衣也。”意即重衣下�,所以自障蔽也。又“习常”之“常”,叶梦得本正作“裳”。惟老子书中,“光”“明”异义(大田晴轩)。十六“复命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8.html

共找到752,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