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古之善为者不武, 严可均曰古之善为,各本无古之。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辛本句首均有古之二字。 武内义雄曰敦、遂、景三本句首有古之二字,王弼本亦然。 谦之案诸王本均无古之二字,惟明和刻老子王注冠以考异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4.html

老子·德经·七十六评析

...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里所表达思想是极富智慧以自然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故事,是道德枉则直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这一从反对有为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无为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致虚极,守静○。 谦之案字,景福本、河上本作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俯本均作。字鉴曰笃,‘马行顿迟,从马,竹声。’俗作○。又室町本字下有字。 谦之案老子共五见,惟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2.html

老子·德经·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简介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真实姓名李耳,字伯阳,有人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一介老子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而是没有固定具体形象,这样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老子曾说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七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病,是以不病,又云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傅、范本更赘,决非老子古本之旧。钱大昕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石本但云‘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本。是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7.html

共找到1,104,2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