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
...好静”与正协,“归根曰静”与命协。以上去声(唐韵四声正四十静)。 右景龙碑本四十八字,英伦本、河上本同,傅本四十九字,王、范本五十字。河上本题“为政第三十七”,王本题“三十七章”,范本题“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景龙碑经文下原空六格,接下衔名“...
...通东、钟者也。谦之案: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亦中、穷为韵。又老子“中”“穷”各上一字“数”“守”,亦相为韵。此为韵上韵。本马叙伦说,见毛诗正韵后序。 右景龙碑四十四字,不分章,敦煌本字同。河、王、傅、范本四十五字。河上题“虚...
...正是把概念形成的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说那样原始、自发的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的‘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的理论性的形式时,他的理论形式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
...的窍妙。因此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与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说明。在这里首先要了解“冲”字与“盈”字是对等性的。“冲”字在《老子》这一章句中的意思,应该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换言之,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涵义。如果解释“冲”便是用中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
...仁篇引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释慧皎高僧传八义解论曰:“兵者不祥之器,不获已而用之。”盖老子本文作:“夫唯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物或”两句,系二十四章错简;“君子”两句,乃下文而错在上者;“非君子之器”,正释“不祥之...
...乎”字系衍文。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乙、丙、英伦诸本,均无‘乎’字,以后各‘乎’字同。”李道纯曰:“‘抱一能无离’已下六句,加一‘乎’字,非。” 首“载”字,按郭忠恕佩觿卷上:“是故老子上卷改‘载’为‘哉’。”注云:“唐玄宗诏:‘朕...
...”,当与上文“复此道者不欲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春)。客、释韵(鱼部,释,书入声),朴、谷、浊韵(...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奚侗同。陈柱:饥、饥韵,治、治韵,死、死韵。谦之案:“饥”当作“饥”,说见前。又敦煌辛本“生为”下更有“生”字。“贤于贵生”上据文子十守篇有“即所以得长生”一句,是生、生亦韵也。 右景龙碑本不分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