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三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评析

...杨兴顺“‘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学说,这类不正常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危机。‘祸莫大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曾国藩与屠羊-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保全首领而已。 再从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一首诗中,也可很明显地看到深切了解老庄思想,灵活运用老庄之道。这首诗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屠羊典故,就出在庄子让王篇。屠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评析

...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4.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源头,深究古代智慧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结论。 老子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问题,老子道德经“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说有智慧人,必定是沉默寡言老子主张大智慧人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老子自己却写了五千言道德经,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吗究竟是老子愚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第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严失校。 谦之案古无“熟”字。“熟”,文作“孰,食饪也。”礼记礼运“然后饭腥而苴孰。”汉书严安传“五谷蕃孰。”“孰”、“熟”可通用,加“火”乃后起字。公羊隐元传“王者孰谓”论语“孰不可忍也”注“谁也。”谁、孰亦一声之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第六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罗振玉曰景福本、敦煌庚本、壬本“极”下有“也”字。 武内义雄曰“配天古之极”,“古”字衍文,俞樾老子平议有考证。 谦之案首句“是谓”,顾作“是以”。第二句“是以”,严本无,各本均作“是谓”。又傅、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4.html

第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第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共找到1,102,9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