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三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行尸行,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第十五第二十二、第五十九、第七十、第七十一、第七十二、第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老子简介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真实姓名李耳,字伯阳,有人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3.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评析

...杨兴顺“‘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的学说,这类不正常的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的‘天之’。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的危机。‘祸莫大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第五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传写之误。”案文例五十五章同应作“曰”,诸王本皆作“曰”,淮南应训引亦作“曰”,作“日”误。武内义雄谓“见小曰明”之“小”字,为“常”字之坏体,以五十五“知常曰明”为证。此甚辨。惟淮南兵略云“见之所不可见谓之明”,则“见小曰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8.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评析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认为,这是见仁见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道德经“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说有智慧的,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主张大智慧的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老子自己却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吗?究竟是老子愚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老子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

...在音韵方面,以江晋三老子韵读为主,偶有漏失,则以姚文田之古音谐、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李赓芸之炳烛编补之。若刘师培之老子韵表,高本汉之老子韵考,及奚侗,陈柱之说老子古音,则多肊,其合者取之,不合者弃之。 (五)本书特重楚方言老子之关系。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8.html

第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同也,当依老子作‘知’。” 谦之案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并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见之谓明”,经文二十四“自见者不明”,谊相反。 胜有力,自胜者强。 魏稼孙曰“胜有力”,御注“”下有“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第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即得长生也”。文子十守篇正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疑老子古本在“贤于贵生”上本有此一句。七“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五十九“长生久视之”,“长生”一语,得此而三。又此每段三句,“是贤于贵生”上文“是以轻死”为对句。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