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六评析

...从这一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警觉注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本章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即得长生也”。文子十守篇正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疑老子古本在“贤于贵生”本有此一句。七“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五十九“长生久视之道”,“长生”一语,得此而。又此每段句,“是贤于贵生”与文“是以轻死”为对句。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文“复此道者不欲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春)。客、释韵(鱼部,释,书入声),朴、谷、浊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车之用”句不完全,毕说可酌。 钱坫曰考工记曰“轮辐三十,象日月。”日三十日而与月会,辐数象之,老子亦云。又曰“辐所凑,谓之毂。”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河上公“无有谓空处。”故考工记注亦云“利转者,以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7.html

四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以圣人欲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陈引魏了翁云“六经凡下皆音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七评析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伟大;二是讲法宝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看法与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老子·德经·六十五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结论。因为就老子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四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国家昏乱,有忠臣。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此句同。范本“有贞臣焉”引王本“贞”字同。皆川愿本“忠臣”作“忠信”,与“孝慈”对文。又“昏”字,宋刊河上本、赵孟俯本、楼正本作“◆”,敦、遂本、诸王本、傅、范本并皆作“昏”。案“昏,日冥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4.html

道教灵宝天尊历史记载_道家_【文学360】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三洞神。乃景之玄旨,八会之灵。” 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08.html

共找到1,115,5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