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 李流芳《十八涧》诗: 己酉始至十八涧,与孟旸、无际同到徐村第一桥,饭于桥上。溪流淙然,山势回合,坐久不能去。予有诗云:“溪九涧十八,到处流活活。我来三月中...
...:凡胎旺而母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即愈。不知而以为真产,强之用力,则胎浆破而胎不能安矣。余诊其胎脉甚旺,而月份未足,故知不产。今已摇动其胎,将来产时必易脱,故知易产。左脉甚旺,故知男胎。此极浅近之理,人自不知耳。...
...元明间医学家兼画家(1332-1391年)。字安道,号畸叟、奇翁、抱独老人或抱独山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喜爱医学,后拜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为师。临证讲究遵循《内经》及《伤寒》之原则,然又能活机圆法,灵活变通,而不拘泥于古人臼窠,如认为...
...华氏脉学是张树才先生十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它是以脉学为基础,包括诊病、治病在内的“理法方药”的全部中医内容,你只需掌握了华氏脉学的诊病精髓及其独创的治病思路,那么你的中医水平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为你开拓了新的视野,将为你以后的中医之路...
...哉?何汶汶若此!余谓苟能勤学,不患无术,研穷久则聪明出,阅历多则机智生。读公此编,真苦海之慈航、迷途之宝炬也。昔缪仲醇作《广笔记》,尤在泾作《医学读书记》,徐洄溪作《医学源流论》,皆以高才绝学精研医理,故其权衡精当,非复专门之书之所能及。以...
...脉学著作。九卷。清·王贤撰。刊于1711年。王氏论述脉法。采摭《难经》要旨以为提纲,并广引诸家学说以阐脉理。删繁纂要,附述己见以求脉理贯通。现存清刻本。...
...脉学著作。九卷。清·王贤撰。刊于1711年。王氏论述脉法。采摭《难经》要旨以为提纲,并广引诸家学说以阐脉理。删繁纂要,附述己见以求脉理贯通。现存清刻本。...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主实证。《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校注图注脉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脉学著作。清·郭治撰于1753年。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书中阐析28脉颇详。除脉诊外,并简介望、闻、问三诊。书中还有“《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等论述。现存清刻本。...
...脉学著作。清·郭治撰于1753年。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书中阐析28脉颇详。除脉诊外,并简介望、闻、问三诊。书中还有“《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等论述。现存清刻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