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六十六卷奏议九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熙宁十年苏轼 臣闻好兵犹好色也。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夫惟圣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胜也,享安全之福。 其不胜也,必无意外之患。 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77.html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朱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春,辛弃疾三十九岁,在江西隆兴安抚使任上。辛弃疾在僚友们为词人饯别的宴席上,即席次韵写成的。据词序,稼轩淳熙四年冬由江陵知府改调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仅三月,又诏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1625.html

苏轼第四十卷论十二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论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従而赏之,又従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従而罚之,又従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51.html

沈括1031-1095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石油冶炼等,皆有提及。于医学方面,尝着有沈存中良方得称良方,以及梦溪笔谈补笔谈中,都有涉猎,如提及秋石之制备,论及四十四种药物之形态、配伍、药理、制剂、采集、生长环境等。其良方由后人与苏轼医药杂说合并,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643.htm

方言原文_字书_【文学360】

...1、方言原文 2、方言原文 3、方言原文 4、方言原文 5、方言原文 6、方言原文 7、方言原文 8、方言原文 9、方言原文 10、方言原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00.html

苏轼第五十六卷奏议十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乞赐州学书板状苏轼 元祐四年八月某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右臣伏见本州学,见管生员二百余人,及入学参假之流,日益不已。 盖见朝廷尊用儒术,更定贡举条法,渐复祖宗之旧,人人慕义,学者日众。 若学粮不继,使至者无归,稍稍引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67.html

苏轼第七十三卷书十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苏轼 史馆相公执事。 轼到郡二十余日矣。 民物椎鲁,过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 然灾伤之余,民既病矣。 自入境,见民以蒿蔓裹蝗虫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之数,闻于官者几三万斛。 然吏皆言蝗不为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84.html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_【古诗文大全】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49385.html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注释_【古诗文大全】

...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5575.html

江城子苏轼_诗词_【文学360】

...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96.html

共找到594,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