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
...苏轼词选(48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其一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
...病牛 丑奴儿 丑奴儿(木犀)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感皇恩 感皇恩(枕上)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读《神仙传》) 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池阳泛舟作)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江城子(瀑布)...
...周文之三首》苏轼 (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题为“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 共惜相従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聊豁(一作莫作)天涯万里心。 东岭旧(一作近)开松竹径,南堂初绝斧斤音。 知君善颂如张老,犹望携壶更一临。 《...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这组诗...
...萧条渔市远,汀洲苍莽白鸥翻。 客舟何事来匆草,逆上波涛吐复吞。 东来无事得遨游,会使清闲亦自由。 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 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知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苏辙 真能一醉逃烦...
...孤山下,相逢说旧游。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和陈述古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而今父老千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边境。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
...上元夜二首》。二月,有《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子瞻自黄移汝。三月癸卯,有《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却寄迈迨过遁》诗并《和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游真如寺》诗、《次韵子瞻赠别》诗。七月乙丑,轼幼子遁卒。有《勉子瞻失干子诗二首》。九月,以辙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