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别录》中品)【释名】婆妇草(《日华》)、野天门冬(《纲时珍曰︰其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然,故以名之。【集解】弘景曰︰山野处处有之。其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但苗异尔。《博物志》云︰九真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尔。悬火上令干,夜取四...
...《𠬞部》 1746、𠬞部:𠬞:竦手也。从𠂇从又。凡廾之属皆从廾。今变隶作廾。 1747、𠬞部:奉:承也。从手从廾,𡴀声。 1748、𠬞部:丞:翊也。从廾从卩从山。山高,奉承之义。 1749、𠬞部:奂:取奂也。一曰大也。从廾...
...三、顺应四季变化,调节脏腑机能的养生观 藏医养生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和健康。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休戚相关。 《四部医典》44页“...
...《斗部》 1882、斗部:斗: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斗之形。凡斗之属皆从斗。 1883、斗部:鬭:遇也。从斗斫声。 1884、斗部:哄:鬭也。从斗共声。《孟子》曰:“邹与鲁哄。” 1885、斗部:䰘:经缪杀也。从斗翏声。 1886、斗部:...
...的本草图,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本草文献。现存明清多种刻本。《本草汇》药学著作。十八卷。清·郭佩兰撰。刊于1655年。卷一为十四经经脉图、脏腑图及引经药物、面部望诊图等;卷二杂论三部九候、脉法、经络、运气等;卷三介绍用药式、引经报使及禁忌药;卷四...
...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数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
...等方面也有新记载。总之,该书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综合性本草著作。2、《本草衍义》:北宋末年,寇宗奭鉴于《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两书排列和释义等方面的疏误,在“从宦南北”十余年间,留意医药,广搜博采,亲自观察实践,将《嘉佑本草》中的470种...
...方∶合药,候有军民请领,画时给付。所有《神农本草》、《灵枢》、《太素》、《甲乙经》、《素问》之类,及《广济》、《千金》、《外台秘要》等方,仍差太常少卿直集贤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丞秘阁校理张洞、殿中丞馆阁校勘苏颂同共校正,...
...1298年 《汤液本草》序一 《汤液本草》序二 《汤液本草》后序 卷之一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缺)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
...方】新四。一切痈疽及疮疖。用荇丝菜或根,马蹄草茎或子(即也),各取半碗,同苎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捣烂,敷毒四围。春夏秋日换四、五次,冬换二、三次,换时以荠水洗之,甚效。(《保生余录》)谷道生疮︰荇叶捣烂,绵裹纳之下部,日三次。(《范汪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