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鸾翔。附《邹徵君遗书》。刻本。目列后。) 《少广缒凿》一卷。《洞方术图解》二卷。《致曲术》一卷。《致曲图解》一卷。 《务民义斋算学七种》。(徐有壬。姚氏咫进斋刻本。徐别有《造各表简法》、《截球解义》、《橢圆求周术》各一卷,附刻《邹徵君...
...卜者谓叔期曰:欲入天门,修三关,存硃衣,正昆仑。叔期请其要道,因以素书一卷与之,是《胎精中记》。拜受之,后得道。 ◎毛伯道 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同于王屋山学道三十馀年。共合神丹成,伯道先服,即死;次道恭服之,又死。稚坚...
...。而素重于延,仰其道德,又召至京,探其道要。乃诏云台观,精选道士八人,与延共弘玄旨。又敕置通道观,令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奏贮于通道观藏。由是玄教光兴,朝廷以大象纪号。至隋文禅位,置玄都观,以...
...集仙录》。《上经》曰:男子得道,位极于真君;女子得道,位极于元君。此传以金母为主,元君次之,凡十卷矣。广成先生杜光庭撰。 ◎西王母传 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亦号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
...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棺木殡具。二人去后,伯阳即起,将服丹弟子姓虞,及白犬而去。逢入山伐薪人,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弟子见书,始大懊恼。 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其说如似解释《週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
...堂高三尺,壤陛三絫,茆茨弗翦,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媿。 君道 纣作梏数千,睨诸侯之不谄己者,杖而梏之。文王桎梏囚于羑里,七年而后得免。及武王克殷,既定,令殷之民投撤桎梏,而流之于河。民输梏者,以...
...之经也。 《淮南·洪烈》曰:“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拆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
...军旅曰誓,会同曰诰。” [疏]“启与”至“甘誓”○正义曰:夏王启之时,诸侯有扈氏叛,王命率众亲征之。有扈氏发兵拒启,启与战于甘地之野。将战,集将士而誓戒之。史叙其事,作《甘誓》。○传“夏启”至“之罪”○正义曰:《孟子》称,禹荐益于天,七年,禹...
...1、《间传》原文-出自《礼记》 2、《服问》原文-出自《礼记》 3、《经解》原文-出自《礼记》 4、《祭统》原文-出自《礼记》 5、《祭义》原文-出自《礼记》 6、《礼器》原文-出自《礼记》 7、《礼运》原文-出自《礼记》 8、《祭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