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译文

...大凡针刺法则,全在终始篇里。明确了解了终始意义,就可以确定阴经阳经关系。阴经与五脏相通,阳经与六腑相通。阳经受气于四肢之末,阴经受气于五脏。所以泻法是迎而夺之,补法是随而济之。掌握了迎随补泻方法,可以使脉气调和。而调和脉气...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77.html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译文

...大凡针刺法则,全在终始篇里。明确了解了终始意义,就可以确定阴经阳经关系。阴经与五脏相通,阳经与六腑相通。阳经受气于四肢之末,阴经受气于五脏。所以泻法是迎而夺之,补法是随而济之。掌握了迎随补泻方法,可以使脉气调和。而调和脉气...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77.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总结。 黄帝内经简介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neijing/index.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内经原文补充,是其独到用药经验,对后世临证遣药给予莫大启示,临床价值很高。故本文以寻求内经原意为基础,结合张元素用药,对五脏五味补泻理论进行阐发。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泽泻之咸以化水降火为补,而参、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_【中医宝典】

...良医。这里字,不仅指医家,而且还包含有熟练意思。中医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病机气立等均已成为医家之至论。一部内经从阐述天之五运六气、阴阳应象,到人之四气调神、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8.html

概述_外经微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经微言是1980年整理古医籍过程中发现,该书现藏于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本书前无序,后无跋,封皮残缺,印章亦已模糊难辨。卷首有岐伯天师传,山阴陈士铎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述字样,其书末朱题嘉庆二十年静乐堂书,其笔体与正文稍...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jingweiyan/162-1-0.html

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字辩_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生生子曰∶七十五难云∶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云云,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滑伯仁曰∶字疑衍。四明陈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曰横。内经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42/68.htm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_【中医宝典】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来源于内经,这是内经中的一个千古之谜。因此,西医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抓住左肝右肺之说,大做文章,并以现代解剖学相对照,攻击中医学古老、不科学,讥笑中医理论太荒唐! 左肝右肺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42.html

饮食宜调和 五味补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理论,并花费大量笔墨对五味损伤脏腑规律和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治未病最高目标是抗老防衰_【中医宝典】

...最高目标应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同时把摄生作为治未病基本内容和举措。摄生目的是什么?内经开宗明义指出: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00.html

共找到1,091,1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