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习之论文·卷七·容斋随笔

...李习之答朱载言书论文最为明白周尽,云:“六经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其读春秋也,如未尝有也;其读也,如未尝有也;其读也,如未尝有也;其读屈原、庄周也,如未尝有六经也。如山有岱、华、嵩、衡焉,其同...

http://wenxue360.com/guji/5668.html

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⑤真正是,实在是。素问·示从容:“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⑥要旨,要诀。灵枢·经水:“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94.htm

五经是什么?_儒家_【文学360】

...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原为六经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42.html

不真空在线阅读

...不真空物不迁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97.html

韩公文·卷八·容斋随笔

...不让。拔去其华,得其本根。包刘越嬴,并武同殷。六经之风,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又云:“公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后进之士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以为法。”皇甫云:“先生之作,无圆无方,主是归工...

http://wenxue360.com/guji/5696.html

胃家实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正阳阳明又叫做胃家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胃家实的意义。①胃胃代表什么呢?首先是我们常识上的这个胃府。除此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对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括:“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胃之间的关系,就是川与海的关系。川与海是个什么关系呢...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4.htm

前言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精髓,于临证中广泛运用其方药于各种病症之治疗,卓有成效。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三书,互相发明,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全是临证经验的总结,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特重阳虚阴盛之阐发,达到...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5.htm

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原本内经热病中六节之文也。自草窗刘氏不明其理,创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诞妄欺人,莫此为甚。人之金、火两脏,不过以五行为分属,岂有真金、真火,故不能伤乎?至陶节庵易之以伤足不伤手。夫既不伤手,何手六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29-0.html

在线阅读

...撰并书,余集古所录。李邕书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书,为余言:邕之所书,此为最佳也。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九 阴符经序则蔡君谟以为柳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与余之说正相反,然君谟书擅当世,其必精,故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96.html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共找到488,5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