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宝典】

...费振钟 四、“气” “气”,这是个当时人人都知道,都在使用的概念,也是人人都还没有弄清楚外延到底多大的概念。 黄帝与歧伯坐在明堂上漫谈,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气”字。素问八十一论,“气”是贯穿始终的主架。初讲“四气调神大论”,辨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4.html

伤寒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成无己曰∶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陆九芝曰∶仲景原文,首着“四时之气”四字,则伤寒论之不独言冬月伤寒,而并春夏秋三时之温热湿燥论之,岂不显然,乃必曰仲景独知有寒者何哉?仲景本知有温热。既谓仲景但论寒,反谓叔和将温热搀入...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6.htm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组合成新的概念,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三阴三阳”,其中已经包含了阴阳气的多少、虚实、寒热等内容。 在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6条“欲解时”条文在伤寒论的其他传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40.html

陶节庵·辨张仲景伤寒论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辨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与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病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78/34.htm

清明的词义_【二十四节气】

...【读音】qīngmíng 【英语】Tomb-sweepingDay或者PureBrightness【释义】 1、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时节雨纷纷 2、清淡明智: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东坡东栏梨花 3、词意探源(1...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16.html

章炳麟介绍

...,师从俞樾、谭献等,关注经、子之学,初步确立对“今古文”界线的认识,此后几年陆续完成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章太炎曾为强学会捐款,与康有为、梁启超通信。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68.html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太阳病统之。即其化热之后病兼阳明,然亦必先入足阳明,迨至由胃及肠,大便燥结,而后传入手阳明,安得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乎。 由斯知,伤寒论一书,原以中风、伤寒、温病平分三项,特于太阳首篇详悉言之,以示人以入手之正路。至后论治法之处,则三项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2.html

赵翼成就

...、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赵翼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著作 赵翼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033.html

庞先生伤寒论序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其所总辑伤寒论,皆其日用书也。欲掇其大要,论其精妙,使士大夫稍知之。然未尝游其庭者,虽得吾说而不解;若有意于斯者,读其书自足以搅其精微,故不着。着其行事,以为后序云。前序海上人诺为之,故虚其右以待。元符三年三月,豫章黄庭坚序...

http://qihuangzhishu.com/746/76.htm

雨水的词义解释_【二十四节气】

...拼音:yǔshuǐ 释义: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2月18日前后。逸周书·时训:“雨水之日獭祭鱼。”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郑玄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2).雨。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55.html

共找到466,4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