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2.htm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存在的价值。论争的结果,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较科学的诠释。这一时期的研究仍以祖述内经难经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原理,结合后世名家有价值的论述和研究者个人读书临证心得体会如以阐扬和发挥为主要方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诀采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一书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法。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9.htm

诀采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一书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法。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1.htm

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所生病说 古汤液丸散同方异法说 杂病治法折衷说 释证名 释露 释痉 释喘 释癫 释淋 释疝 释膈 释痰 释散 释毛 释代一 释代二 释钩毛弦石溜五 释KT 释解 释服 卷三 伏冲解 中风伤寒解 秋伤于湿解 伤寒论六经解一 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四时经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著述,集汉以前之大成。四时经法赞就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的珍贵文献。 四时经 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用也。 一为大青龙汤。伤寒论中用大青龙汤者有二节。一为第三十七节。其节明言太阳中风浮紧。夫伤寒论首节论太阳之曰浮,原统中风、伤寒而言。至第二节则言脉缓者为中风,是其为浮中之缓也,第三节则言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是其为浮中之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2.html

龙牡复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龙牡复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龙牡复汤【处方】吉林参3克 陈阿胶4.5克 鸡子黄1枚(包煎)生龟版 生牡蛎各24克 化龙骨6克 生鳖甲12克 真玳瑁4.5克 生白芍9克 麦冬9克 大...

http://zhongyaofangji.com/l/longmufumaitang.html

阴阳俱紧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俱现紧象。寸脉属阳,尺属阴,两部俱紧,即浮紧之。见于外感寒邪,腠理密而无汗,表气闭而不宣,是表实的见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76.htm

华氏-----横空出世_【中医宝典】

...华氏创始人张树才先生早年学习的是生物学及植物气候学,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物候现象有特殊的敏感性,.对朴素的唯物世界观有浓厚的兴趣。24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中医,并对其中的朴素的哲学观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了对中医的伟大的探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0.html

共找到479,2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