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释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二版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7.htm

伤寒论释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二版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7.htm

清代前中期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方有执一人颇赞赏,以为对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削去叔和序例,大得尊经之旨,尤其认为方氏卓识超越前人。因此喻昌对伤寒六经病脉证治的编次发挥追从方有执的观点,主张振举大纲,分隶治法,倡三纲鼎立之说。他认为太阳主表有营卫之不同,病邪有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3.html

四神丸为五更肝泻之主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终究因肝木正气颇亏,脾肾亦不足,正不胜邪,故难以自愈。 方药阐释 五味子散由五味子﹑吴茱萸组成。主治肝气逆乱,腹痛泄泻。五味子性味酸温,能入肝补气阴之不足,亦能收肾气之虚乏以养肝木。本草纲目曰:五味子酸咸能入肝而补肾。吴茱萸性味辛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1.html

伤寒论湿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别论。夫曰应别,则伤寒论之专为寒,因可知已。向尝谓仲景为寒因尽其变者以此。...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6.htm

论肝为血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上二焦,必自愈是指邪不在胃及上二焦,故不可妄用汗吐下三法。因妇人伤寒,发热恰逢经水适来,邪尚有出路,病可自愈,临床中亦可刺期门或予小柴胡汤治之,以缩短病程,不必拘泥。 伤寒论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22.html

绍派伤寒有特色,俞氏底定通俗论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即使对后世之治学,亦多启发。故近贤张山雷氏称本书为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老医宿学,得之而扩充见闻,即后生小子,又何往而不一览了然,心领神悟。 绍派伤寒,底定于俞根初。首见于俞氏所著通俗伤寒论?序言中明确提出: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0.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就使伤寒论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伤寒论其书也大为流行,对伤寒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普遍,较唐代有了很大进展,有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此,涌现出一大批以伤寒命题的研究著作。宋代伤寒论研究的特点是注重临床实践中的实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_【中医宝典】

...关键词:伤寒论的学术思想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南阳市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473061) 庞景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2.html

鱼鳞病能不治自愈吗?_皮肤病鱼鳞病_【中医宝典】

...不治自愈的病例微乎其微,绝大多数病人发生此病后,会逐步扩大严重,稳定的很少,因此期待不治自愈的希望很小,一旦发生有病要早看医生,早治疗,以及早日康复。...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1745.html

共找到583,9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