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即癫狂。素问·调经论:“血并于,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吴昆注曰:“惊狂,癫狂也。”亦为证名。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53.htm

伤寒论本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魏氏注解伤寒论,除前有总论外,对六经病,瘥后劳复、霍乱等篇,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敷陈大意,能给人以启发。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闵二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3.htm

伤寒论本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魏氏注解伤寒论,除前有总论外,对六经病,瘥后劳复、霍乱等篇,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敷陈大意,能给人以启发。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闵二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3.htm

中医词典拼音Q:第篇_中医词典n~o~p~q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病名。发于春季一种疫病。以病发于春季,责之于肝,肝主筋,其色青,其病则呈拘急牵引之状,故名。见伤寒总病论卷五。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若春时应暖,而清气折之,则责邪在肝,病曰青筋牵。”证见发热,腰痛,强急,脚缩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5/192-4-3.html

下厥上竭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少阴病误用汗法所致危候。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本病原系少阴病四肢厥冷而无汗,医者强发其汗,激动营血,血升越于上,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阳亡于下,厥从下起,故称下厥;血从上出,竭于上,故称上竭。治宜四逆加人参汤、六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381.htm

基础医学进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基本特征,它比单纯文字描述也更加直观,对初学者在临床上体会对鉴别各仲脉象有一定帮助。施发脉象图,是一种有意义尝试,应当肯定其历史价值。 伤寒论整理研究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评价...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5.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吊同吊。阴部疼痛牵引至乳上者。增广灵验验方新编上册:“吊痛不可忍,此症两条筋从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罕见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41.htm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60.htm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2.htm

卷第二 伤寒例第_伤寒论

...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7.html

共找到1,096,7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