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刺疗捷法作者张镜,撰于1876年。是书详明经络各穴,绘以总图、治法,并编成歌诀。治疗者,按经循络,取穴刺之,于临证治疗十分便利。是以针刺疗法治外科疾病的一部专著。中国针灸治疗学作者承淡安,初版于1931年,该书分四篇,第一篇“总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0.htm

中药学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完成神农本草经重辑本四卷。神农本草经的注释和阐发近代对本草经的汇纂、注释和阐发有较大进展,其中以仲昂庭、沉其煜、蔡陆仙等人的著作较为突出。蔡陆仙,于l937年编成中国医学汇海。书中分为经、史、论说、药物、方剂、针灸七部,其中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4.htm

商周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宫庭医生分工商代有管理疾病的小臣:中国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释“小疾臣”认为:这种职官既医治疾病,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文商史论丛初集,第三册,1943年)。它是我国文字迄今所见最早的医宫。周代医官是继承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8-2.html

绪论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这个世纪跨百、跨千的重要时期,科技浪潮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在振兴,继续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医学通史是一面镜子,是其发展规律研究与再现的科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htm

温病学说的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经受此激励,到乾隆朝撰御纂医宗金鉴,作为国家钦定医学教科书,第一次收入“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一卷,这也充分表明了官方提倡和推广的态度,亦使种痘法标准化了。这种官方的推广,至少使官宦大臣富有之家的儿童,普遍实行了种痘,但庶民贫寒阶层未必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2.html

中国古代书籍中句号的使用方法_【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标点这两个字,始见于宋代。宋史·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阅读古书时...

http://wenxue360.com/changshi/archives/7.html

眼科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此外传教医生还翻译有眼科治疗学付氏眼科学屈光学等。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初,有的医院虽有眼科,但人数很少,并且大都是外国医生,这是因为当时各教会医院只能以带徒弟方式造就医生。这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1866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4.htm

医学文献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几点意见”,使文检课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材方面,由吴观国主编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经过两次修改,已列为全国统编教材,于1988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许多院校还自编教材,不下几十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1.htm

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_【中医宝典】

...。之后,医学书目的分类状况呈现多样化,如最少的是新唐书·经籍,分为明堂经脉类、医术2类,最多的是通志·艺文略,分为26类。 在专科目录出现之前,众多私家目录中,极少有著录医书的,即便有也不作任何分类。 2.医学专科目录的发展状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0.html

中国著名中医学家—王家骥_【中医宝典】

...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北方热病组成员,三九医药集团、中药针剂发展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 其主要成就: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祖父王石清被卫生部中国名人收为一代名医王石清,父亲王少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03.html

共找到487,9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