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
...犹言神出鬼没。 宋·苏洵《权书下·孙武》:“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
...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 宋·苏洵《田制》:“吾之民反戚戚不乐,常若擢筋剥肤以供亿其上。”...
...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all]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
...同“ 病狂喪心 ”。 宋 苏洵 《谏论》:“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壖。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小事预测未来...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