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观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未病先防,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并形象地强调未病的重要性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0.html

蔡小荪_五、寓防于治 长调脾胃安未病之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又可祛邪,为防治脾胃之虚要药也。在蔡师自拟之孕Ⅰ方孕Ⅱ方内异Ⅲ方化瘀消坚方等系列方中,均茯苓列为主药。此外,蔡师对腥臭烈气药物,如瘀滞腹痛之五灵脂、赤白带下之墓头回、破除症积之阿魏等药,认为有碍脾妨胃之弊,用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3-5.html

循证论治中医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生存质量,因为古人又不懂血压、血脂、血糖之类的替代指标。所以循证医学对终点指标、对生存质量的重视古代中医学对改善症状的重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现代中医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受西医经验医学的影响,临床研究也去重视那些替代指标,现在可以拨乱反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7.html

活血化瘀药之骨碎补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骨碎补味苦,性温,属活血化瘀药。主要功用是活血,止血,补肾接骨。兼能祛骨风、牙痛。常用于外伤骨折,肾虚久泻,骨痛,牙痛等症。 1、外伤骨折:本品能入肝肾活血祛瘀,止血,接骨续筋,外伤骨折常配合当归,红花,桃仁、苏木、续断、乳香,设药等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49.html

姜春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活血化瘀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命门的研究阴阳原始获上海市卫生局1981年中医药科技一等奖。 名医:姜春华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 截断扭转学说 •(一)学说从何提出 •(二)学术的继承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index.html

杨永璇_二、刺罐结合,活血化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到60年代初期,杨氏运用七星针叩打后加拔火罐,以吸出瘀血凝块,这种既是多针浅刺,又是拔罐出血,即是古代针法的综合改进,名之曰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则是刺罐结合的一大飞跃。在临床上对多种顽固性疾病以及局部压痛拒按,辨证属于气滞血瘀之症,皆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ongxuan/581-4-2.html

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_【中医宝典】

... 《内经》整体观所论人体自身的统一,人社会、人与自然统一,人的心身和谐统一,承载了中医学不治已病未病的重要信息和原则,通过调整生活规律及饮食习惯,调节人体情志变化,适时掌握好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探明四时气候及自然环境乃至人文环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8.html

邓铁涛_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了中医事业,95岁高龄仍呐喊不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医疗领域,同样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未病,在我国现有卫生体系中一直欠缺。何谓未病,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西方经验告诉我们,基于已病的卫生体系,即便富如美国,也支持不了日益增长的天文数字般的医疗开支。事实上,运用和发挥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engtietao/1085-1-0.html

活血化瘀药之丹参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等同用。 6、生新血:丹参专走血分,有祛瘀生新的作用。前人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的经验。对血虚而微有热象者,最为合适,功能生新血而补血虚。也可配合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近些年来对各种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47.html

浅议中医护理的特点优势点_【中医宝典】

...捏脊、药枕、浴面、浴足、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8 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如果等到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411.html

共找到525,3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