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_《伤寒括要》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竹叶 石膏 半夏 人参 甘草 粳米 麦门冬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宜与此汤. 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麦冬人参粳米之甘平.以培益真元半夏辛平.善散气逆而止吐....

http://qihuangzhishu.com/944/262.htm

竹叶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竹叶一_(图))(竹叶二_(图))(音谨)竹叶。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根 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实 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淡竹叶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

http://qihuangzhishu.com/471/845.htm

古今医家运用药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药清热养阴之力优于干品,临床不仅用于一般疾病,还用于疑难危重症。历代著名医家如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张介宾、叶天士等临床应用药都积累有丰富经验。药在治疗外感疾病、皮肤病和疑难杂症中有良好的作用,应用前景可观,我们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65.html

小蓟根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医学衷中参西录》小蓟根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xianxiaojigen.html

芦荟汁引发接触性皮炎_皮肤病皮炎_【中医宝典】

...将芦荟汁直接涂于面部皮肤,但是,相隔4~5天后,有些人会出现大片鲜红疹,其上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疹子,严重者,两眼肿得像葡萄,不能睁眼,还有大量黄豆大水疱,淌黄水,整个面部火辣辣烧灼痛,这就是芦荟汁所致的接触性。 芦荟汁所致的接触性皮炎...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087.html

地黄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药大辞典》地黄 《中华本草》地黄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地黄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Xiān Dì Huán?? 【别名】生地黄(《本草经集注》),生地(《本草便读》)。 【来源】为...

http://zhongyaocai360.com/X/xiandihuang.html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九日》 原文如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赏析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590.html

竹叶_《本草求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苞木)清脾胃凉心止渴除烦竹叶(专入胃心)。体轻气薄。味甘而淡。气寒微毒。据书皆载凉心缓脾。清痰止渴。为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一切中风惊痫等症。(杲曰。除新久风邪之烦热。止喘逆气胜之上冲。)无非因其轻能解上。辛能散郁。甘能缓...

http://qihuangzhishu.com/619/309.htm

竹叶石膏汤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制) 粳米(各半升) 人参(三两,去芦) 甘草(一两,炙)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此方主之。伤寒由汗、吐、下而瘥,必虚羸少气,虚则气热而浮,故逆而欲吐。竹叶、石膏、门冬之寒,所以清余热;人参、甘草...

http://qihuangzhishu.com/644/87.htm

选食豌豆正当时_【中医宝典】

...一年四季可以买到干豌豆。豌豆和干豌豆在营养价值上各有优势,豌豆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要比干豌豆多,而相等量的熟干豌豆所提供的固体物、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又比熟的豌豆多1倍。 在超市中还可常见豌豆的休闲食品,这些食品像北京老字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669.html

共找到31,2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