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这位成仿吾先生却加以编排道:“我们的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这使李初梨很高兴,今年又抄在《文化批判》里,还乐得不可开交道,“他(成仿吾)这段文章,比‘趣味文学’还更有趣些。”〔11〕但是还不够,他们因为我生在绍兴,...
...完全的。 我很不满于自己这回的重译,只因别无译本,所以姑且在空地里称雄。倘有人从原文译起来,一定会好得远远,那时我就欣然消灭。 这并非客气话,是真心希望着的。 一九三五年八月八日之夜,鲁迅。 【注解】 〔1〕《俄罗斯的童话》 高尔基著,发表...
...,其中也并不全是含愤的病人,有的倒是代打不平的侠客。总之,这种战术,是陈源〔7〕教授的“鲁迅即教育部佥事周树人”开其端,事隔十年,大家早经忘却了,这回是王平陵〔8〕先生告发于前,周木斋〔9〕先生揭露于后,都是做着关于作者本身的文章,或则牵连...
...,而性解〔5〕思惟,实寓于此。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 己酉正月十五日。 【注解】 〔1〕《域外小说集》 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 共两册,一九○九年三月、七月先后在日本东京出版,署“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周树人发行,上海...
...一:无题〔1〕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2〕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3〕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为萍荪书一幅云:‘禹域多飞将,……。’” 〔2〕 禹域 即中国。《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
...丛刊会”的名义翻印。鲁迅生前只印出一卷,其余各卷直至一九四一年七月才全部印成。 ...
...风俗迷信等 《今世说》 王 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九四七年十月上海峨嵋出版社出版)中曾转录。 许世瑛(1910—1972),字诗英,浙江绍兴人,许寿裳的长子。一九三○...
...。其见于《文选》李善注,《书钞》,《御览》者,皆阙略,不可次第。 《说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见《御览》,余甚类小说,盖出陶珽妄作,并不录。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鲁迅日记》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写《志林》四叶。” 《...
...吓得忙来革命的“革命底印贴利更追亚”〔12〕里面去,弄得他们“落伍”〔13〕,于是“打发他们去”〔14〕,这才算是不矛盾,在革命了。 “鲁迅不懂唯物史观”〔15〕,但“旁观”〔16〕起来,好像将毒药给“同志”吃,也是一种“新文艺”家的“战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