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1〕 小说《士敏土》为革拉特珂夫所作的名篇〔2〕,也是新俄文学的永久的碑碣。关于那内容,戈庚教授在《伟大的十年的文学》里曾有简要的说明。他以为在这书中,有两种社会底要素在相克,就是建设的要素和退婴,散漫,...
...8〕;也是青年革命艺术家潘汉年编撰的《现代小说》〔9〕和《战线》;再加一个真是“跟在弟弟背后说漂亮话”的潘梓年的速成的《洪荒》〔10〕。但前几天看见K君对日本人的谈话(见《战旗》七月号)〔11〕,才知道潘叶之流的“革命文学”是不算在内的。 ...
...有《铁甲列车》等。 〔15〕毕力涅克(a.E.QPUCFB],1894—1941) 又译皮涅克,苏联“同路人”作家。十月革命后在政治上倾向革命,但创作上未摆脱无政府主义倾向。著有小说《精光的年头》等。 〔16〕《大众文艺》 文艺月刊,郁达夫...
...鲁迅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
...《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1〕 现在我被托付为该在这本小说前面,写一点小引的脚色。 这题目是不算烦难的,我只要分为四节,大略来说一说就够了。 1.关于作者的经历,我曾经记在《一天的工作》〔2〕的后记里,至今所知道的也没有加增,就照抄在下面...
...内容,发表新文学创作和介绍外国文学,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刊物。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出至第二十二卷第十二号停刊。 〔3〕培那文德(J.Benavente,1866—1954) 西班牙戏剧家。 开始时写抒情诗和小说,后来从事戏剧活动,曾写作剧本一百多部...
...9月21日作《〈俟堂专文杂集〉题记》一文。 俟堂见于鲁迅手辑的《六朝造象目录》稿本。 “……即鲁迅”1924年11月26日《致钱玄同》书。 鲁迅L.S1925年1月4日译《PETDFISANDOR的诗》,发表于1925年1月12日和1月26...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1〕 ——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上海的情形,也非诸君所知。所以今天还是讲帮闲文学与帮忙文学。 这当怎么讲?从五四运动后,新文学家很提倡小说;其故由当时提倡新文学的人看见西洋文学中小说地位甚高,和诗歌相仿佛;...
...的。 就我所选译的而言,我最先得到他的第一本创作集《夜明前之歌》,所译的是前六篇〔6〕,后来得到第二本创作集《最后之叹息》〔7〕,所译的是《两个小小的死》,又从《现代》〔8〕杂志里译了《为人类》,从原稿上译了《世界的火灾》。 依我的主见选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