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使观众产生性联想的人体雕塑作品。不少西方艺术理论家相信:任何一尊裸像,无论它们是何种形式,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色情、性感效应。美术史学家K.克拉克认为:在观赏一个裸像时,人们不可能隐藏其本能的欲念。印度的寺庙雕塑公然宣扬肉欲,但它们仍然...
...最初印入一九二六年八月北新书局出版的《小说旧闻钞》。 《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的小说史料集,初版三十九篇。前三十五篇是关于三十八种旧小说的史料,后四篇是关于小说源流、评刻、禁黜等方面的史料。其中附有鲁迅按语。该书于一九三五年七月经作者增补,由...
...哈谟生的几句话〔1〕 《朝花》〔2〕六期上登过一篇短篇的瑙威作家哈谟生,去年日本出版的《国际文化》〔3〕上,将他算作左翼的作家,但看他几种作品,如《维多利亚》和《饥饿》里面,贵族的处所却不少。 不过他在先前,很流行于俄国。二十年前罢,有名...
...篇。鲁迅在编辑《海上述林》时,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将副题“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改为“科学的文艺论文集”。 〔3〕《文学的遗产》苏联共产主义学院出版的不定期丛刊,多载过去的作家未曾刊行的作品和关于他们的传记资料。 〔4〕《绥拉菲摩维支〈铁流...
...十六篇,用漫画的笔法,写出了老俄国人的生态和病情,但又不只写出了老俄国人,所以这作品是世界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像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自己的顶门上给扎了一大针。 但是,要全愈的病人不辞热痛的针灸,要上进的读者也决不怕...
...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的文章,怎么能呢。拉杂写来,不过如此而已。 三月五日灯下。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六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 〔2〕显克微支(1846—1916)波兰作家。作品主要反映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和波兰人民反对异族侵略...
...无题 (1933年) 禹域多飞将①,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②,玄酒颂皇仁③。 六月 《鲁迅日记》1933年6月28日:“下午为萍荪书一幅云:(略)”黄萍荪为国民党走卒,当时一面在小报上诽谤鲁迅,一面又托郁达夫向鲁迅求字。 【注解】 ①飞...
...“看电影事件”(或“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生命重大转折的开端,鲁迅从此走上文艺生活的道路。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也写到看影画受刺激的事情。 仙台医专改成的东北大学(前东北帝国大学)里,还保存著许多日俄战争时事片,然而鲁迅生前几次忆述的“...
...自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①?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十二月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