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以尽贡献的微意,也作为告别的纪念罢。 译文社同人公启。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译文》终刊号。鲁迅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九日致萧军的信中说:“《译文》终刊号的前记是我和茅(按指茅盾)合撰的。” 《译文》...
...的战叫,尽量地吐露着。鲁迅选并画封面。”〔4〕伐异:“我早看过译出的一部分《察拉图斯德拉如是说》和一本《工人绥惠略夫》。” 三 “幽默与批评的冲突”〔5〕 批评:你学学亚拉借夫!你学学哥哥尔!你学学罗曼罗兰!……〔6〕 幽默:前清的世故老人...
...不至于以为太受欺骗了。以上是一九二四年十二月间的话。〔2〕现在将这分为两部分了。《未名丛刊》专收译本;另外又分立了一种单印不阔气的作者的创作的,叫作《乌合丛书》。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六年七月未名社出版的台静农所编《关于鲁迅及其著作》...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
...〔9〕 《搜神后记》 《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题陶潜撰。陶潜(约372—427),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10〕 荀氏 生平不详。所撰《灵鬼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
...事。” 李流芳和程嘉燧,诗文书画齐名。李氏曾对好友钱谦益说:“精舍轻舟,晴窗明己,看孟阳(程嘉燧)吟诗作画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钱谦益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崇祯元年(1628),钱谦益被放,坐帐论牍,病中的李流芳闻讯,扶枕浩叹:...
...一:无题〔1〕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2〕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3〕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为萍荪书一幅云:‘禹域多飞将,……。’” 〔2〕 禹域 即中国。《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
...朱淑真,出身于仕宦家庭,小时候家境富足,天生丽质,受过良好的教育,通间律、能绘画。她是宋朝次于李清照的词人,相传朱淑真婚后生活非常不幸,抑郁而终,享年不到50岁。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本卷第383页注〔3〕。他在一九二四年十二月认识鲁迅后,曾得到鲁迅很多指导和帮助。一九二六年下半年起,他却对鲁迅进行恣意的诬蔑和攻击。他在《狂飙》周刊第五期(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发表的《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中,谩骂鲁迅为“世故老人”...
...通信 小峰兄: 收到了几期《语丝》,看见有《鲁迅在广东》〔2〕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