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注解】 〔1〕本篇连同《促狭鬼莱哥羌台奇》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四月《新小说》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八年《山民牧唱》编入《鲁迅全集》时,本篇未收。 〔2〕中日战争 指“甲午战争”。即一八九四年(甲午)发生的日本帝国主义为夺占...
...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职。抗战胜利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湾编译馆馆长。一九四八年二月在台北被刺。著有《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等。 〔8〕 杜甫(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先代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代诗人...
...一个文学团体。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曾在北京《国风日报》上出过《狂飙》周刊,至十七期停止;一九二六年十月,又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并编印《狂飙丛书》。 〔4〕《乌合》《未名》 即《乌合丛书》和《未名丛刊》,是鲁迅在北京编辑的两套丛书;《乌合》专收...
...12岁日本男孩2月7日早晚各服用一次达菲后,出现凌晨光脚离家等异常行为,之后又从自家二楼跳下,造成右膝骨折;本月19日,同样是一名12岁男孩,在服用达菲后,深夜从自家二楼阳台跳下,造成右脚骨折。此前,爱知县两名中学生服用达菲后,翻越所住公寓...
...首先给以一个指明特色的名目的“同路人”〔7〕。 “‘同路人’们的出现的表面上的日子,也可以将‘绥拉比翁的弟兄’〔8〕于一九二一年二月一日同在‘列宁格勒的艺术之家’〔9〕里的第一回会议,算进里面去。(中略。)在本质上,这团体在直接底的意义上是并...
...思想界先驱者”这一顶“纸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误人子弟。几回广告(却并不是我登的),将他们从别的学校里骗来,而结果是自己倒跑掉了,真是万分抱歉。我很惋惜没有人在北京早做黑幕式的记事,将学生们拦住。“见面时一谈,不见时一战”〔7〕哲学,似乎有时...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
...无题 (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我们并不要求那些跟着人家对喊‘文学遗产’的人们担负把那些‘文学遗产’送给中国的‘大众’的责任。可是我们却要求那些人们有承受那些‘遗产’的义务,这自然又是谈不起来的。我们还记得在庆祝高尔基的四十年的创作生活的时候,中国也有鲁迅,丁玲一般人发...
...日本的象征,而在日本的传统药学界,众人皆知“药之富山”。如果将富山在日本传统药学界的标示作用与富士山相比,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我第一次到访富山,是在1987年,当时跟随恩师谢宗万教授,来拜访日本著名的生药学家难波恒雄教授,寻访日本保存的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