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主治预防瘟疫等传染病。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 【配方】白术54克,大黄、桔梗、川椒、肉桂各45克,虎杖根36克,川乌18克。 【制法】将上药 为末,装入绢袋中,元旦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2天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
...加味香苏饮(见上感冒人参败毒散 治瘟疫及四时感冒,并治噤口恶痢。人参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桔梗 枳壳(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若体壮者,只用加味香苏饮,去蔓荆子,加玉竹三、五钱。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邪气,...
...早晚,则易愈矣”。看来,温疫初得,及时治疗,腠理开通,气血和调是很容易治愈的。 “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体现了孙思邈的“上医之道”。“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千金要方》伤寒章首列辟温方二十余首,收录预防方有口服药酒、口服...
...医方著作。又名《良朋汇集》。清·孙伟撰。刊于1711年。本书是验方汇编,内容包括临床各科。分为中风、伤气、中寒、瘟疫等132门,载方约1600余首。现存刊本另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内容大致相同。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
...医方著作。又名《良朋汇集》。清·孙伟撰。刊于1711年。本书是验方汇编,内容包括临床各科。分为中风、伤气、中寒、瘟疫等132门,载方约1600余首。现存刊本另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内容大致相同。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
...夫古之黄连解毒、三黄、凉膈、泻心等剂,非古人之好用凉药也,以其所秉者浓,故用之无寒中之患,而获败火之功。今人所秉者薄,既不逮古,而又兼之以凿丧,若用大苦大寒之剂,其何以当之。况瘟疫之火,因邪而生,邪散而火自退矣。若用大寒之剂,直折其火,...
...口鼻吸受.伏于膜原.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为脾胃半表半里之界.邪伏于此.入胃最速.邪既在胃.故以下法为治.此是温热湿浊之邪袭入六经.而传阳明胃腑是四时之常疫.即湿温岚瘴时气之症.与毒疠天行瘟疫之病自是两种.截然不同.景岳所言.是即受温热.邪...
...处暑预防“秋燥”的流食保健方 1.梨粥: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银耳粥:...
...,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
...治伤寒头痛,肢体沉重,恶寒发热,痰逆咳嗽,困倦少力及偏正头疼。此药专解截伤寒,常服清神爽气,瘟疫瘴疠不生,龚子治方。防风(去芦) 麻黄(去根节,各三两半) 白芷 白芍药(各二两) 川乌(半两,炮,去皮脐)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葱茶或腊茶点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