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思想原则——_【中医宝典】

...□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对于“”的探讨逐渐增多,诸如《中医”论》、《从<黄帝内经>之“”解读人文理念》、《“和合”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温疫论》中从制方用药来揭示“法”调和之义。在历代医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8.html

人贵自然——中医的文化特点_【中医宝典】

...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2.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保健防衰防病于未然。《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41.html

《周易》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1.天人相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7.html

论王充的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内经》的影响。《内经》是现存中医文献最早的典籍,它是古人在生活、生产医疗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并受着朴素的唯物论自发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作为一代哲学大家,且又晚年多病的王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12.html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8.html

一段好看的中医公案——《无知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读后_【中医宝典】

...考察辨析,核心是原始资料,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次,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时代背景的考察等,“客观忠实地”了解中医存废相关论述的意思;最后,从中医存废思想发展的结果来推断它可能的意蕴,跳出文本本身,从“历史意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85.html

孟子思想:性善性恶_儒家_【文学360】

...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8.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人道_道家_【文学360】

...的神明。而一提到“如来”,大部分人的观念马上想到坐在寺庙大殿上,低眉垂目、不食人间烟火的“塑像”。这种单凭一己的好恶想象所形成对形而上真理的认识,其中牵涉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早期的中国文化思想,对于“道”这个东西,并未附以它任何宗教形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浅论中西医的研究对象方法_【中医宝典】

...思维认识过程逆转便得到“物”的本质,这在认识思维上就成了“分析—还原”的还原论思想。然而这种类似机械式拆装的思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部分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中医时刻注意到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因为中医主要运用的是阴阳五行方法论。阴阳五行作为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40.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丛生,都是脑子里的意识、思想太多太乱,扰乱了体能原本合于自然的运行法则,因此才产生了疾病的现象,才有苦乐的感受。 至于佛家的修道路线也很多,通常所知的都教人要空、放下,不要妄想,它道家的清静、无为有相通之处。清静、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去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共找到951,8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