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呈现三大趋势: 一、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一些地区的蔓延趋势比较严重。截至2006年1月底,河南和云南省分别已有3万多例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此外,不同地区的吸毒、暗娼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在...
...传染病的流行既是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流行过程才能发生与发展。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和消灭也离不开这两类因素的作用。这两类因素是通过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而影响到流行过程。(一)自然因素对...
...论曰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之所通也,霍乱吐利,阳气曝厥,故四肢逆冷而脉微欲绝也。古法治四逆,专于通脉,盖营卫流行,气道升降,则手足自和,逆者顺矣。治霍乱多寒,手足厥冷,脉绝。四逆茱萸汤方吴茱萸(洗炒四两)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芍药(...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必须讲究对策(策略)和具体的防疫措施(战术)。防疫对策是根据各种传染病具体情况制订并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一般来说,对所有传染病均应采取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综合措施,以达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
...“麻痹症”爆发,“抽搐症”爆发,出血性疾患爆发,急性皮炎爆发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非传染病爆发调查的思路、方法及步骤与对传染病的大同小异。(一)爆发类型、流行曲线及暴露时间1.爆发类型 爆发可根据暴露于病原体的性质和时间长短,蔓延和传播的...
...,经治疗病人和消灭媒介白蛉的措施,1958年即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现在只有6个省(区、市)的30余个县有零星散在病例,70年代以来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对西北荒漠地区的散在病例和某些大山区局部流行的控制。但是,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
...我国是的高发地区,每8—10年出现1次周期性流行高峰,发病率比国外高4—25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说明a群菌一直是我国流行的优势菌,发病率在非流行年为3—10/10万,小流行年为30—50/10万,大流行年高达l00一500/10万以上。...
...霍乱弧菌(V.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一)地方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如多数寄生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流行且分布较广泛;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有关,如吸虫的流行区与其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又如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
...完善。 1990年11月,在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召开了“云南省傣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傣医药的发展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了傣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边疆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