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肝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病机分析: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51.html

中焦病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中焦病证 温热之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病变者为中焦病证。脾胃同处中焦,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胃主燥以降为安,脾主湿得升则健。中焦病证常表现为阳明的燥化与太阴的湿化。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日晡益甚,...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9.html

陈可冀_中医病证结合 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徐浩 中日友好医院陈可冀院士认为,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病”与“证”在研究中的碰撞,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对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乃至新医学体系的创建也具有重要意义。病证结合临床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5.html

肺手太阴经病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脉经·肺手太阴经病证》:“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还有吐血漏汗小便赤肺痹肺中风肺胀肺痈息积等多种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58.htm

三焦病证的传变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经积极治疗转愈而不传。有的发病即见中焦病证,或即见下焦病证,有的两焦病证同时出现,有的也可病邪侵袭上中下三焦,而同时出现三焦病证者,临床当灵活掌握。 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小结 1.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5.html

十二经脉病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它们的病理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证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膀胱经受邪,可是腰背腋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与经脉特性和该经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经为十二经之首,易受外邪侵袭而致气机...

http://qihuangzhishu.com/92/74.htm

肝胆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成胁痛胆胀等肝胆病证。2.肝火上炎肝郁气滞,久郁化火,火热燔灼,气滞火灼于肝胆,而成胁痛等病证。3.肝阴不足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耗伤,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火盛伤阴,以致肝阴不足,肝失所养,而成胁痛鼓胀等病证。4.肝血亏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6-0.html

陈可冀_病证结合模式及临床运用探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疗模式可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病证结合具有以下优势与意义:①诊断清晰化。人类的认知水平已经由笼统走向精确,由模糊走向清晰,传统中医病名不可避免会带有模糊宽泛特征,因此,中医学完全有必要吸收借鉴现代医学的相关成果明确诊断。②治疗靶向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1.html

胆足少阳经病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胸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脉经·胆足少阳经病证》并载“善呕有苦汁,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等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70.htm

气血津液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逆1.主要脉症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甚则昏厥,或有咯血吐血。2,证候特征气逆与气滞的区别在于:气滞是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甚或阻滞;气逆是气机的升降失常而气逆于上,易发生于肺肝。在本章的病证中,主要为肝的气逆。血虚1.主要脉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8-0.html

共找到573,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