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症者,即《内经》伤寒之热病也。使阳症而见热象,人所易知。阳症而反见阴寒之象,则人惑之矣。例如太阴病,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秽腐当去故也;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而用大承气汤者;厥阴病手足厥冷...
...病证名。即阳气受伤。其主要原因有:①寒邪直中于里或阴寒内盛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②过用苦寒药物,过食生冷饮食,或发汗,泻下太过,损伤阳气。③七情内伤,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等症状...
...阴病治阳指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 【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
...目录 《圣济总录》补阴养阳厚朴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补阴养阳厚朴散【别名】厚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令紫黑色)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令黄,别研)1两,紫石英(别研)半两...
...目录 《辨证录》辅相振阳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辅相振阳丸【处方】人参15.0克 巴戟300克 炒枣仁 麦冬各150克 菟丝子300克 远志 柏子仁 肉桂各60克 茯神 枸杞各90克 黄耆240克 当归 仙茅各120克 ...
...苏代为奉阳君说燕于赵以伐齐,奉阳君不听。乃入齐恶赵,令齐绝于赵。齐已绝于赵,因之燕,谓昭王曰:“韩为谓臣曰:‘人告奉阳曰:使齐不信赵者,苏子也;今齐王召蜀子使不伐宋,苏子也;与齐王谋道取秦以谋赵者,苏子也;令齐宋赵之质子以甲者,又苏子也。...
...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结阳,阳聚而实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实,则四肢肿也。结阴,阴气凝聚,不与阳气相通也。夫阳所以举阴气者也,阴无阳而独,则不复周流四布,有坠而下出耳!再结、三结,谓二阴、三阴并结不解,结...
...伤阳是阳气受伤的意思。 【伤阳】 是阳气受伤的意思。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寒邪“直中三阴”,或温热病过用寒凉药物,或因发汗,泻下过多,或热病的末期,或水湿的停留,都会损伤阳气,出现“阳虚”证候。此外,情志刺激过度,也会耗伤阳气...
...阴竭阳脱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 【阴竭阳脱】 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其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是春夏养护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养护阴气,以适应收藏功能的需要。 “夫四时阴阳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