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言九候之中,而复有七之法,谓脉失其常而独大者、独小者、独疾者、独迟者、独寒者、独热者、独陷下者,皆病之所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6.html

问脉沉因温补转剧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门人问曰.尝肥人之脉宜沉.肾肝之脉宜沉.冬月之脉宜沉.于此有人.年盛体丰.冬时腰痛不能转侧.怯然少气.足膝常逆.证脉皆寒.与肾气丸不应.转增寒热喘满.何也.答曰.不在证治也.夫肥人之脉沉者.湿伤血脉也.腰痛不能转侧者.湿滞经络也.怯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1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诊断,诊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治无过,以则不失矣。”《灵枢·玉版》:“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犹可知矣。”②诊断部位。《素问·风论》:“愿闻其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在口,其色赤。肝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44.htm

中医望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舌的注意事项 舌分虚实法 舌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望诊 四合参之望诊 头痛症鉴别诊断 望“变形指甲”诊病 望“人中”辨健康 望肚脐辩健康 望肤色辨疾病 望肤色知饮食健康 望目都望什么? 望舌苔原理 望舌选择降压药 望痰辩病 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舌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 【舌】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92.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一般成人脉时,调指非常中药,者常同时使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然而由于这三个指头的长短参差不齐。并且,同一指头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不一致,患者卫有胖瘦高矮等差异。 一般成人脉时,调指非常中药,者常同时使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然而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大小肠脉部位辩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与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与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之,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与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而见仁见智,各有至理焉。陆定圃《...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7-7.html

指纹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指纹主要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zhiwen-1436.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运指是指法的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者三指,在诊脉时运动规律的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的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1、举按举按是脉的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的变化,以诊察脉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指纹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 【指纹】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10.html

共找到57,6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