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有傲枝。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 原文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953.html

黄瓜治口疮儿科单方_儿科偏方_【中医宝典】

...制法:取食用大黄瓜一条,在中部开一个约1-5厘米的方形口,用小勺取出大部分瓜瓤,再将明矾粗末填满封口,悬吊在阴处待干。不久在瓜皮上就会出现白霜,,可分次或干透时取,如加少许冰片更好。用法:取黄瓜少许撒于患处即可,一日2次,疗效很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355.html

_《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冷,无毒。消痰,止惊悸,解酒毒,疗胸膈烦闷,中风痰实,止渴,又治鼻衄。铅于铅。其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亦谓之铅白,性极冷,入风痰及婴孺惊痫药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62/72.htm

黄瓜治口疮_口腔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制法:取食用大黄瓜一条,在中部开一个约1-5厘米的方形口,用小勺取出大部分瓜瓤,再将明矾粗末填满封口,悬吊在阴处待干。不久在瓜皮上就会出现白霜,可分次或干透时取,如加少许冰片更好。 用法:取黄瓜少许撒于患处即可,一日2次,疗效很好。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731.html

疹斑互说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方合疹称,观《病源》屡言轸轸起,合之《素问》陇起之词自见。斑者点也,必有点子方合斑称,观《病源》斑烂云云自见。近世不正其名,遂至互,今则竞以疹为斑,以斑为疹,相沿既久,苟或正之,则反遭哗笑,以为大谬。然兹二病,虽皆有毒,而疹由于风,不由于温...

http://qihuangzhishu.com/769/47.htm

美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大量涂抹麻醉液可致命_【中医宝典】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警告,大量或长时间将麻醉或麻醉液涂抹在皮肤上,可能让致命剂量的麻药进入血液,导致心率不正常,甚至是死亡。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指出,小孩以及患有心脏和严重肝脏疾病的人风险高。该局是在两接受激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16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某些药材炮制加工成粉末。有以下几种:①种子类药材去油后的粉末,如巴豆霜、杏仁、千金子等。②动物药去胶后的骨质粉末,如鹿角霜。③某些药材析出的结晶体,如柿霜、西瓜霜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87.htm

菰米_【本草纲目】

...菰米 【释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菰本作苽,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其米须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为雕胡。 ...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490.html

发面的解释_发面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面粉加水、面肥或发酵粉揉成团、放置发酵的过程 leaven the dough 经过发酵的面 leavened dough 发面饼 国语辞典 使麵發。 如:「最常用的發麵材料是發粉。」 已發過的麵。 如:「包包子要用發麵,蒸出來才會膨...

http://hanwen360.com/c/63603.html

“餢”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餢的解释_康熙字典餢的意思

...《集韻》薄口切,裒上聲。餢𪌜,餠也。《正字通》餢𩜶,起麫也,發,使麫輕高浮起,炊之爲餠。賈公彥以𨠑食爲起膠餠,膠卽也。涪翁說,起膠餠,今之炊餠也。《齊民要術》有餢𩜶。《篇海》同䴺。...

http://hanwen360.com/k/9922.html

共找到20,5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