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_《物理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椎间隙之间,与脊椎呈垂直或针尖稍斜向头侧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成人约4~6cm,儿童2~3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阻力突然消失,拔出芯见脑脊液流出。3立即接上测压管,测试并记录脑脊液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15/125.htm

腰椎穿刺术_《物理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椎间隙之间,与脊椎呈垂直或针尖稍斜向头侧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成人约4~6cm,儿童2~3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阻力突然消失,拔出芯见脑脊液流出。3立即接上测压管,测试并记录脑脊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ulizhenduanxue/1015-17-6.html

[针灸]头疗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食指桡侧面夹持柄,以食指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应在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5~10分钟,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偏瘫患者留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活动,能提高疗效。 进针后亦可在主要刺激区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4.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刺手与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3.htm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刺手与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html

砂的炮制方法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砂为钢的锉屑。 【来源】 本品为钢的锉屑。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簸去灰屑《规范》。 二、切制 砸碎,研粉《规范》。 三、炮炙 醋淬 取净砂置适宜的容器。用武义加热煅至红透,趁热倒入醋浸淬,取出,晾干。每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16.html

杨甲三与针灸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柄使用长针时捏持,无名指、小指夹持身,中指充当“弹努爪切”之功,形成了独特的毫针单手进针方法,而左手完全被解放出来,可以持多枚备用。 杨甲三形成了自己的针刺补泻风格,他将补泻方法及刺激轻重精辟地总结为“搓紧固定加震动,推搓左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7.html

皮内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方便而稳妥,故使用更广泛。 【操作方法】 由于皮内计要在皮内留置较长的时间,选取的穴位应该不妨碍人体正常的活动,故多选用耳穴。具体操作有以下两法。 1颗粒型皮内针刺法:皮肤严格消毒后,以镊子夹住柄,沿皮下将斜刺人真皮进针0.5~...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4.html

凌云与凌氏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明代归安人,为明代著名医家,以针灸医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擅长于取穴和刺法的研究,有“长桑、越人之流”的美誉。 【生平】 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明代归安今浙江省吴兴人,约生活在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为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5.html

针法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科某些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疾徐补泻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为泻法。进针针刺手法之一,即将毫针刺入体内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过循按经脉;揣按穴位等预备手法,然后将由浅入深地刺入预定的深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8-1.html

共找到358,4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