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诊脉三十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虽四诊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晋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方治永乖.以缓作迟.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若是乎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为脉.然理虽难辨.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虽兼望闻问.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2-0.html

斑疹证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二、三,然亦当。阳斑皆属风热挟虚而作,盖红赤甚者,胃热也;紫者,胃烂也,半死半生;黑者死。阴、阳、虚、实,切脉验证可知矣。...

http://qihuangzhishu.com/640/249.htm

《诊脉三十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自序 祝序 一·诊脉大法 二·浮脉所统有十 三·沉脉所统有五 四·迟脉所统有五 五·数脉所统有二 六·滑脉所统有一 七·涩脉 八·肺大肠脉 九·心小肠脉 十·脾胃脉 十一·肝胆脉 十二·肾...

http://qihuangzhishu.com/248/index.htm

文心雕龙·骚译文

...《骚》是《文心雕龙》的第五篇。从这篇起,到第二十五篇《书记》的二十一篇,是全书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就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分别进行分析和评论。各篇大体上有四个内容:一是指出每种文体的定义和写作特点,二是叙述各种文体的发展概况,三是对...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614.html

中热条八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热条第一中热卒然昏倒,人事不知,口角流涎,目闭手撤,此热冒心神,阴不上承。宜用大蒜数枚,打烂取汁,和醋灌之,并移置凉处,即苏。宜用洋参、麦冬、莲子、竹叶、鲜菖蒲、远志、黄连、益元散等味,清心安神也。凡夏暑炎蒸,经营担荷,仆仆长途,赤日...

http://qihuangzhishu.com/788/8.htm

手心手背_《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至甚皎然。...

http://qihuangzhishu.com/297/8.htm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宝典】

...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舌、验齿、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0.html

望机体局部病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全身分布斑疹丘疹,分散而不融合,手掌、足底红肿,唇、口腔粘膜、舌、结合膜干燥潮红,数天至数周后脱屑。(3)伴随特异症状病 麻疹病人可伴有粘膜斑,即口腔颊粘膜处有成片呈黄白色细沙粒样小白点。周围呈红晕。风疹病人常有耳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9-2.html

寒热_《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已。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传入里作下证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其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痛、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论中之矣。内伤不足之病,表上无阳,不能禁...

http://qihuangzhishu.com/297/6.htm

中暑条十一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暑条第一中暑头胀,恶寒身热,胸腹满闷,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闷难安,此暑浊中胃。宜用食盐一撮,童便调服,用指探吐,以宣上焦也。凡中暑秽,必先入胃,胃气阻遏,升降失宜,致不得吐泻,而烦闷不安,此厉闭症,非吐不解。故用食盐一撮,放锅刀上烧...

http://qihuangzhishu.com/788/7.htm

共找到30,8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