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的某些因素 并发症与后遗症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治疗 预防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第三节 病毒性胃肠炎 一、轮状病毒胃肠炎 ◦ 病原学 ◦ 流行病学 ...
...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临床上注意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相鉴别。...
...,此时统称为急性肠炎。①水样便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惑染;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小儿发生在夏季以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②如水样便腹泻不止或有频繁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体征...
...状细胞抗可溶性肝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乙型肝炎病毒e乙型肝炎病毒表乙型肝炎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轮状病毒抗体(戊型肝炎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甲型肝炎抗体检轮状病毒抗原的抗普肯耶细胞抗抗肝细胞膜抗原抗肝细胞膜特异抗肝肾微粒体抗抗肾小球基底膜甲型...
...“忽然一阵秋风凉,腹泻小儿排成行”,每到立秋时节,小儿腹泻门诊的这番情景,都会让许多小患儿的家长百思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 气温骤降致腹泻。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小儿的病便在显微镜下,可见轮子形状的病毒孢子。...
...营养,预防脱水。 80%以上的冬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早期症状是呕吐,发热多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约10次左右,大便可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由于患儿大量失水,可...
...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h。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个别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西医治疗 本病无特异治疗,主要采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可用静脉补液纠正。曾报告中草药马蹄香治疗有效,也曾用干扰素治疗,认为可缩短病程。但尚需更多重复试验加以证实。人乳和其他来源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能减少病毒...
...传统的方法是对腹泻粪便液直接作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但耗时较长,且由于设备上的限制,较难普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病毒抗)列为诊断轮状病毒感染的标准方法,目前国内外均有相应试剂盒出售。此外核酸电泳和核酸杂交已渐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