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对本市金山区3352 名中老年人所做的一份调查中表明,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该区91.56%的中老年人一年内曾服过药,在接受调查时30天内曾经用药的占78.16%。但老人们在用药过程中却暴露出不问药品...
...磺胺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的人,禁忌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 研究人员调查了药房记录,以确定对磺胺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被处方给予其他含有磺胺成分的非抗菌药物以及他们对这些制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此项研究纳入了Parkland纪念医院的215...
...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文件还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培训,认真做好监测报告工作。明确指出:医务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随时或于每月15日之前报...
...、真菌等大量繁殖所致的菌群失调症。 根据调查,使用抗菌药物者约有10%发生药源性腹泻。目前认为除万古霉素和肠道外给药的氨基糖苷类外,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均能诱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特别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索、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常发生于...
...老百姓家里到底存放着哪些药呢?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感冒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维生素、外用药等是广大居民在家中存放最多的5种药。而许多常用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也会严重影响健康。 ■陷阱一 治感冒“多药齐下”见效快 有些人为了感冒好得快...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简称化疗)。化学治疗学的目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即强大杀灭作用)...
...报告,该中心还组织工作人员到发生地进行调查或要求当地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助调查,收集的病情和用药情况,经分析评价后,及时上报国家ADR中心。 在做好日常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同时,该中心还根据国家ADR中心的要求或上市药品的安全评估,对一些药品...
...一项24小时杀菌率大于99.99%并可抗百次洗涤的纤维抗菌技术日前通过上海市科委的技术鉴定,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家指出,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项名为“多组分纤维针织品内衣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抗菌整理剂及整理制品...
...多发性骨髓瘤和使骨脆弱的其他疾病。 在澳大利亚登记的各种二膦酸盐类药,批准的用途并不相同。有些二膦酸盐类药可以口服,另一些二膦酸盐类药需静脉注射使用。多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膦酸盐类药的应用可导致严重的难以治疗的颌骨不良反应——颌骨坏死,虽然...
...按照适应证选药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表37-1供选药时参考。此外,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