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用脉_【中医宝典】

...脉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在临床的重要性_【中医宝典】

...说起学切脉,老师们在讲课时必定要把《内经》中的“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以及王叔和《家枢要》中指出:“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由此六脉切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0.html

-滑脉男女的准确性多大_【中医宝典】

...俺老师虽然切脉没看出男女,但这也不是他技术不行。脉二十八脉中有一种滑脉,会出现在有肺病,和食积的人身上,也会在孕妇身上出现。过去没有B超,没有验孕棒,就只靠中医切脉。过去中医界有种说法,男左女右,就是说如果是男孩,左手滑脉比右手滑脉明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1.html

第七十一回 弒熙颜亮弄权_《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等亦当退思补过,以慰陛下之万一。”高宗大悦,即下诏以赵鼎灵柩归葬。楼照复奏曰:“此鼎之初志耳。陛下若成之,则鼎九原感戴也。”诏下清远军,当道官司优具丧仪,将赵鼎灵柩归乡里以葬,不在话下。却说金国司天台官律耶礼奏知熙:“臣昨观天象,见南北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13.html

脉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三昧》所说的:“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另别号。”实不足称道。而《通经身考》所说的:“气口即可以决死生,而余经之动脉可不弗矣。况女子取太冲,如何可行?”则属封建陈腐之论,不足为法。近人何希时所说的:“吾尝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自病亲验脉双弦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概括为三条:一为《脉经》之说“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滑伯仁,吴山甫皆土于此说。二曰“双弦寒痼”。张璐玉《三昧》,徐洄溪《脉诀启悟注释》,李延罡《脉诀汇辨》等见解相同。三为双弦主虚。如徐忠可于《金匮要略论注》中曰:“此乃元气不壮之人往往多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5.htm

《外科正》_【中医宝典】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的评价甚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3.html

几个靠脉确诊的病案分析_【中医宝典】

...中医看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辨证论治中又以四八纲为要目,四八纲中又以四为前提,由四才能识八纲。在望闻问切四中,虽然脉排在最后,但它是诸病源候论》“三尸虫”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要著作有《明清临证医话精选》,论文“贵在传承,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4.html

判官归滑台序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3239.html

中医四_【中医宝典】

...中医切诊 中医望诊 中医闻 中医问诊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sizhen-895-2.html

共找到37,5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