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脉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二十七难”、“二十八难”、“二十九难”。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中选用了“十八难”、“十四难”、“八难”等内容。“损至脉第五”选用了“十四难”的大部分内容和与“一难”相类似的观点方法。第五卷“扁鹊阴阳脉第二”六经之脉与“七难”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5.html

上篇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素问》语)。凡虚实之变迁,寒热之消长,表里之进退,阴阳之胜复,气机一动,无不形之于脉。而太阴行气于三阴,阳明行气于三阳,(《素问》语)。脏病则取之于寸口,(寸口,手太阴之脉,在手大指鱼际之下)。腑病则取之于冲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8-0.html

杨则民论脉_【中医宝典】

...按:网上讨论脉的帖子似乎很少。现在把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的文字贴在这里,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或争鸣——业中医者若对此无话可说是难以想象的。杨文中有个别术语可能会引起误解,比如那时不分心房和心室,即通称为心房,故特别指出。又,《潜厂医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如何正确应用脉_【中医宝典】

...脉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寿小云:中医脉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理脉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在挖掘传统中医脉学理论和融合各民族脉基础上,把中医脉运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中医心理脉学理论。 20多年前,寿小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时,他给病人诊脉尤其用心。由于他善于脉,脉收集的疾病信息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妙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玉钥》妙丹 《重楼玉钥》妙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玉钥》:妙丹【处方】牙皂角1两(切碎),丝瓜子1两2钱。【制法】上2味,用新瓦文火炙干为细末,加冰片少许收固。【功能主治】双单蛾风。【用法用量】每吹入鼻中,打喷1-2...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emiaodan.html

华氏脉传授内容探秘_【中医宝典】

...、、方、药”。全部能背下来,可是找几个病人让他把把脉、诊病,他都看不出病来,更谈及不上开方下药了。他们非得到医院里跟中医科的老中医再学习上几年,把在学校里学不的那些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病理现象相对应起来,然后才敢说已能真正的会诊病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5.html

玉机真藏论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其所胜之次。故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3-19.html

学的宝藏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的:“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脉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仓公是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的。仓公在脉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脉,便说是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精细诊断。《素问·五脏生成》:“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可以目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65.htm

共找到147,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