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病机学说_【黄帝内经】

...存内,邪不可干”之意。《素问·上古天真》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热病》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点。 3.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有从阴阳来概括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5.html

风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厥证之一。肝气化风所致厥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王冰注:“夫肝气为风,肾气凌逆,既风又厥,故名风厥。”《素问·热病》:“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治宜加减续...

http://qihuangzhishu.com/168/613.htm

水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①指水肿。《素问·热病》:“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金匮要略》载有水气病,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580.htm

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tāng,音堂)①热水。《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②汤药,汤剂。《素问·热病》:“饮之服汤。”马莳注:“又当饮之以汤剂。”㈡(tàng,音烫)通“烫”。烫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62.htm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简介_《伤寒杂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脉学辑要》及《脉学辑要》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诸余力,反对《难经》的独诊寸口法,以仲景《伤寒杂病》中的平脉法、辨脉法两,为窜人的伪作,对《脉经》承认其与《内经》仲景一致的各,对于一、二、四、十共四认为是后人窜入,尤其反对“排部位,立脉名”。 廖氏提出古脉法的各种方法,使脉学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素问》在线阅读

...十八◎ 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第三十◎ 热论第三十一◎ 刺热第三十二◎ 热病第三十三◎ 逆调第三十四◎ 疟第三十五◎ 刺疟第三十六◎ 气厥第三十七◎ 咳第三十八◎ 举痛第三十九◎ 腹中第四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9.html

五脏热病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二《刺热》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痛,手足躁,不安卧,肝脉足厥阴环阴器,故热小便黄也。上行侠胃,故身热多卧卧不安也。肝动,语言也,故热争狂言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6-3.html

《内经》伏气温热_《温热经纬》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少阳、厥阴,其邪连合而无出路,则必死也。《热病》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叶香岩曰∶交者阴液外泄,阳邪内陷也。尤拙吾曰∶交,非交通之谓,乃错乱之谓也。阴阳错乱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jingwei/672-6-1.html

老年热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_【中医宝典】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掌握老年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全社会医疗水平至关重要。老年热病在老年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有时其表现虽轻,但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使病情发展加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292.html

共找到123,7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