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太阳篇,大书寒因三条。先中风者,是于有寒有热之邪据其一端言;次伤寒者,以寒之正言;终温者,则以热而兼寒之病,就其所兼言。寒因必列此三者而始备。温与风温虽殊,其为不即发而名温则不殊,故合为一条,而统冠之以太阳病。太阳病则头项强痛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7.htm

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霍乱、痈脓等。在六经辨证的原则下。对每一病部提出了具体的理法方药。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正如仲景本人所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现确有据可寻的有内经难经。仲景是在深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温病解释之正误_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合十六卷,自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则其为广义伤寒论明矣。广义伤寒云者,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盖伤寒乃外感之总名,伤寒论外感之书也。惜其书经三国兵燹残缺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723-6-1.html

前言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张仲景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果,参合其临床经验撰著的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典,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有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问世后,千百年来注释者无虑数百家。(包括日本汉医)因其文字古奥,叙证简略,...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5.htm

金匮要略方论序_金匮要略方论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张仲景伤寒卒病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5/2.htm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规律探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顾文忠 顾勇刚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寒热并治法 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95.html

卷下·四大家_医学源流

...平易浅近,未睹本原;至于东垣,执专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与仲景正相反。后世颇宗其说,皆由世人之于医理全未梦见,所以为所惑也。更可骇者,以仲景有伤寒论一书,则以为专明伤寒,金匮要略则以为不可依以治病,其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2.html

金匮要略方论原序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htm

张仲景典故

...张仲景是东汉时候的一位名医。他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座“医圣祠”来纪念他。民间还流传许多他的故事。襄阳访医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2.html

千古中医故事·张仲景篇_【中医宝典】

...如果患者在看中医时,中医大夫告诉你,这个病会在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痊愈,你会相信吗?如果这个预言还真的实现了,你会感到惊奇吗?其实,这种神奇的预言是有根据的。张仲景伤寒杂病里提出了疾病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更早,在2100年前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02.html

共找到469,6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