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言起行慎调养护生有道寿而康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为十六个字:吐呐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以上诸要诀中的十常四勿,有必要进一步阐述。 所谓十常,乃指日常生活中多从事此十项基本且重要的小动作,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目常运、面常搓、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294.html

《联目》眼科文献勘误_【中医宝典】

...1823年),锡山章氏可久堂刻本,实际上是一种堪舆之学,与医学无关。《眼学偶得》(09077)系著名学者罗振玉读书时有所得忻然削札记之取北齐颜黄门必须眼学勿信耳受之语,颜之曰眼学偶得,涉及内容主要是一些古籍的治学心得,也不属于医学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0.html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完)_【中医宝典】

...范围,它们本应全部收载入该书中,但却均被遗漏,故我们仍按照《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医药方技类的书分为四类的方式把这23种著作名称及其出土地点分列如下。 (1)医经文献共8种。又,别本4种。 《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 《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因跌仆坠堕后误用补涩所致腹胀膨满之证。《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参见血鼓、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7.htm

药王究竟是谁?_【中医宝典】

...笔者认为即便有关医学及其他文献之考证也颇多失真之处。 有些医籍认为,药王即韦讯。《中国医学大辞典》:药王,韦讯道之别名。笔者认为:韦讯道乃韦讯道人之误,应该姓韦名讯,道号慈藏。唐代京兆人,武后时(690年)为侍御医,累迁至光绿卿。常带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1.html

董小宛从良以后的口腹之欲_古代美女_【文学360】

...董小宛从良以后的口腹之欲 秦淮河,曾是古代中国赫赫有名的红灯区,明清时代,这一带先后出现了八位绝色妓女,她们个个儿天生丽质、才艺出众,又堪称立身高洁的典范,世人便送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秦淮八艳。随着时光的波纹,这八位姑娘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328.html

古代房中家谈性交姿势_【中医宝典】

...夫妇性生活的和谐,是离不开正确的性交姿势与体位的,关于这一点,古代房中家是非常重视的。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中就已有详细记载,名曰十节十节,即夫妇交合时采用的十种不同的姿态和体位。一曰虎游,即如虎之游走;二曰蝉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064.html

古代脉法的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法的雏形。这是古代脉法的一个创造性的、开拓性的,并且富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就,由此出现了中医的一个特色。 2、从为疾病位置的诊察向疾病性质的诊察转化诊脉动的方法开始是遍诊法,不脱经络检查的窠臼,重点在于定病位,在发展中向执简驭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误食有毒的动植物而中毒的病证。《增广验方新编》卷下:受毒者,……则人心昏头眩,笑骂无常,或遇饮酒时药毒辄发,忿怒凶狠不可制者,名曰癫本病证可见于因误服含阿托品类生物硷的植物,如蔓陀罗及莨菪类的花、叶、果实;部分毒蕈、毒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1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蛊毒病而见心腹内似有虫行者。《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着蛊毒,面色青黄者,是蛇。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又心腹似如虫行,颜色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鬲烂而死。参见、蛊毒病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477.htm

共找到362,6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