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善泻心汤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干姜6g 15g 党参10g 茯苓15g 红枣5枚三剂二诊:泻止痞消,诸症随杳,嘱其饮食自调。按:仲圣立诸泻心汤以治痞满。痞满一症,大论谓误下后邪热内陷而成。证之临床,凡脾胃虚弱,升降失职皆可成痞。本例即过食生冷,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而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15/96.htm

“泻心”善治口糜泻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主消化水谷,小肠盛受消化。心脾之热下移小肠胃腑,则运化之职失矣,故下注泄泻也。”其治法,口糜发时则用导赤散,泄泻发时则用参苓白术散。如上述上下移易、交替为病者余未之见,但余曾治一口疮糜烂及泄泻同时存在、屡药不愈之患者,投以泻心汤即愈。虽...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03.htm

陈昭定医案——肝郁火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刘某,男性,8岁。【主诉】 不自主眨眼、耸鼻、面部肌肉抽动2年。 【现病史】 近年多来出现频繁点头,有时咽部发出吭吭声音,曾在当地医院做脑电图、CT等检查均正常,先后服用硫必利、氟哌啶醇和苯海索(安坦)等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93.html

章次公_用药特色:运用虫类药物的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后来才明白叶氏治病不仅以轻灵取胜,且能上穷古法,以意,多所创获,如应用虫类药物,即其一端。他认为后人景仰叶氏,如果仅仅效法他轻灵的一面,犹未能尽得叶氏之长。章氏这个论证,对研究香岩(天士)学派者,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章氏经常用蜈蚣、全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cigong/501-2-3.html

半夏泻心汤七十七 方见《伤寒·少阳》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半夏泻心汤八两,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346.htm

大人参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宣明论》大人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宣明论》:大人参丸【处方】人参两,茯苓(去皮)两,天南星两,薄荷叶两,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renshenbanxiawan.html

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伤寒论》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 《伤寒杂病论》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 《医宗金鉴》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别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

http://zhongyaofangji.com/h/houposhengjiangbanxiagancaorenshentang.html

药农要注意生长后期块茎腐烂病_【中医宝典】

...发病原因 半夏生长到了8~10月份,也就是进入了霉雨季节,早春种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块茎,栽培时做种的小母茎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块茎抵御外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037.html

方剂学的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的成就中对古医方的和创新应用是其重要的方面。如孙思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和创新了许多经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疗寒疝腹痛的一个扶阳补血的良方。孙思邈在此基础上,灵活化,扩大了治疗范围,用羊肉汤治疗产后风寒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1.htm

泻心汤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腹中 坚而呕吐,肠鸣者方。升)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服一升,日三。...

http://qihuangzhishu.com/221/737.htm

共找到225,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