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诚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丰富的临床学说,所载文献资料浩如烟海。郭老在多年习医执业中,非常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认为难,精更难,难在两端:一是人生短暂,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籍汗牛充栋,想学通、求精很难。二是要用有限的知识与技能应对千差万别、变化多端的临床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ochengjie/index.html

方论(四十九)_《中国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之语。岂其故为是。欲以晦其指。而终秘其传耶。然公昔年尝患肩痈。曰马刀。治不效。久之得奇方立愈。后数年乃见此书。则向所谓奇方者在焉。槐窃谓。凡遣疾摄形之家。固称多术。在爱护元气。勿令伐伤。此其大指也。大河外科。图三十有六。大抵皆险恶危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74-1.html

明代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良医”,在这样的环境中,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入医学领域乃必然之势。大批知识分子由儒入,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变了宋时攻外科者“多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4.html

经(四)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余族父也。世为歙澄塘人。幼英异。不伍凡儿。稍长进士。文章。藻思横发。顾数奇弗偶。大父元昌翁。父文韬翁。俱修德而隐者。家多方书。山人遂迸铅椠。事岐黄术。尝曰。素问灵枢。之典坟也。难经甲乙。之庸孟也。张王刘李。之濂洛关闽也。日夕取...

http://qihuangzhishu.com/485/9.htm

内经要旨序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予尝谓操舟必资于剡木,而射者必以彀。之有道,古也。自神农氏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着《内经》《灵》《素》,万世医学之鼻祖。邈乎不可尚已。嗣是而下,代有作者,如张机以热论着《伤寒》,李杲以谷气着《脾胃》,守真以运气着《原病式》...

http://qihuangzhishu.com/336/9.htm

方和谦_谦和为人 精诚-—怀念国医大师方和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编者按: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于2009年12月23日因病离世,噩耗传来,令人悲叹又一位大师的远去。方和谦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诲人不倦,他“谦和人,精诚”的大师风范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世人心中!大医精神 永传后人□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fangheqian/1094-1-0.html

凡例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如王安道、朱彦修辈,《本草衍义》、《病治八》、《奇效良方》、《药用君臣》等论,则凡可以翼医者,通考附前,便于观览。· 医道以脉为先,苟不明脉,则无以别证。今世言脉者,多以《脉诀》七表八里九道名,左心小肠宗。部位错乱,而诊候必不准矣...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1.htm

方论(三十三)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夏秋冬之异。地有东西南北之不同。人有老少虚实之各异。六失者之大戒。八者世之良规。气有补泻宣通。味有炮 炙爆。若乃七传者死。邪侵五脏之难为。间脏者生。病在六腑之易治。汗吐下乃法之大。亢承制理之至微。味分五品。有甘辛咸酸苦之宜。病验六经。...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11.htm

方论(四十三)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施方济物志。翁习闻家学。综群书而神明之。盖殚心者三十年矣。翁之言曰。儒者之。先明气运。启祯之际。人体多热。宜用清凉。近今以来。人性多寒。宜用温补。且服热而误。十可救九。服寒而误。百无一生。故其按脉制方。不必与证对。而施治之。惟以培元气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31.htm

穿衣戴帽,养生_【中医宝典】

...穿衣戴帽,养生。 着衣不忘健康。衣服和饮食一样是维护人体得以生存不可的缺少条件,王充在《论衡》中说:“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衣服具体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体温,保护人的身体。冬日多穿衣服保暖,夏日衣服能阻隔外界的热气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7.html

共找到430,0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