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质淡,边有齿印。证属:寒凝血瘀。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药:吴萸6g,当归10g,赤药9g,元胡10g,细辛3g,蒲黄9g,肉桂3g,姜炭10g,没药6g,五灵脂10g,小茴香10g。眼药3剂,疼痛即止。行经5天净。尚感头晕,要求...
...,舌质淡,边有齿印。证属:寒凝血瘀。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药:吴萸6g,当归10g,赤药9g,元胡10g,细辛3g,蒲黄9g,肉桂3g,姜炭10g,没药6g,五灵脂10g,小茴香10g。眼药3剂,疼痛即止。行经5天净。尚感头晕,要求...
...多用于阴虚火旺型内眼出血。(4)生蒲黄、五灵脂即失笑散。二者皆具活血化瘀止痛之效,相须为用,其效增著。广泛用于内、外眼病血瘀证。3.郁金(1)郁金、香附二者皆具疏肝解郁之效,相须为用,宜于肝郁气滞目病,条达肝气以疏通眼部玄府。常用于急、慢性...
...,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血分疾病包含血虚、血热、血瘀、出血等四个方面的症证,治疗时血虚宜补血,血热宜凉血,血瘀宜活血,出血宜止血。补血方药和凉血方药分别列入补益方药和清热方药章节,本节介绍活血、止血药物和方剂。 黄土汤 【成份】 甘草6克。 【主治】 下焦热结。...
...中医中药虽以扶正为优,但其祛邪之功亦极其突出。(三)随病加减。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亦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治疗癌症当然要强调辨证论治,一病一方是无法取得满意疗效的。但是虽均具有血瘀主证的肝癌、肺癌、贲门癌等,在选用活血化瘀...
...血的病证表现很多,因病因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别,其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证候。(-)血虚证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血虚证的形成,有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指出:“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瘀血滞中,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见痞满。瘀血阻滞胃络,不通则痛,故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久延难愈。血瘀则舌失滋荣,血流不畅,故CAG患者多见舌质紫黯或黯红,或有...
...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
...无华,神疲倦怠,头发枯黄,唇舌色淡,脉细弱。血热者血面红光亮,骤然脱发,头皮瘙痒如虫叮咬爬行,光亮如镜,心烦易怒,舌红,脉弦数。血瘀者面色多红润或黯黑、唇暗,舌缘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多伴有头痛。 (一) 肝肾不足型 主证:病程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