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过程可分为二相,即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和纤维蛋白溶解。1.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1)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血液中纤维蛋白酶(plasmin,简称纤溶酶)以纤溶酶原形式存在,只有在纤溶激活物作用下转变为纤溶酶...
...粘度随血细胞的压积增加而升高)、血细胞的分散程度(血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血液粘度较低;红细胞或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的可塑性(红细胞可塑性降低,不易变形,血液粘度增加)、血浆内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血浆粘度大小与其所含蛋白质、脂类...
...发生改变,得以与血浆中vWF、FB、FN等配体结合,构成后续血小板的结合部位,触发血小板的聚集过程。另一种血小板糖蛋白GPⅠaⅡa(α2β1)可能也参与此过程。(二)粘附分子与静脉凝血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起着较为次要的作用,血栓主要含有...
...内所有凝血因子均降低,尤以Ⅶ因子在肝外合成,反而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3)DIC伴局部继发性纤溶 血浆内血浆素和其激活物质均降低,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 3.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他发泌尿感染,多为G-杆菌、G...
...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才被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急性型。(二)按DIC代偿情况分为代偿型、失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凝血因子与血小板不断消耗,但是骨髓和肝可通过增加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的生成而起代偿作用。此时肝脏生成...
...(一)治疗 治疗原则为治疗肝病为基础。 1.在凝血因子明显降低伴有出血的患者 可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以补充凝血因子的缺乏。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或因子Ⅹ在体外的半衰期较稳定,可用库存全血或血浆输注补充。 2.肝病患者肝素...
...发生高凝状态。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增加,反映了肾小球通透性的变化。总之,血中凝聚及凝集的各种前因子均增加,而抗凝聚及纤溶作用的机制受损。由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联合影响,血浆黏滞度增加,当血管内皮受损时,易产生自发性...
...2、遗精白浊。用晚蚕蛾焙干,去翅足,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送下。引丸易腐湿。应常以火烘。3、血淋疼痛。用晚蚕蛾研为末,热酒送服二钱。4、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原蚕沙:(按蚕的粪便)1、...
...(一)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约600~1000:1,两者的比重不同其沉降速度亦异,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分离。本法是利用血细胞自然沉降率的分离法,采集血液后应及时抗凝,通常选用肝素抗凝法。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
...(一)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约600~1000:1,两者的比重不同其沉降速度亦异,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分离。本法是利用血细胞自然沉降率的分离法,采集血液后应及时抗凝,通常选用肝素抗凝法。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